福建中医药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2024年福建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福建中医药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福建(本省):
福建中医药大学2024年在福建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488分、物理类510分。
在外省(市):
1、在河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89分、历史类524分。
2、在安徽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24分、历史类526分。
3、在天津市(本科A)最低录取分数线:511分。
4、在江苏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34分。
5、在山西省(本二A)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73分、历史类505分。
二、福建中医药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524 | 465 | 59 |
历史类 | 526 | 462 | 64 | |
北京(本科) | 综合类 | 542 | 434 | 108 |
重庆(本科) | 物理类 | 551 | 427 | 124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488 | 431 | 57 |
物理类 | 510 | 449 | 61 |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456 | 370 | 86 |
历史类 | 505 | 421 | 84 | |
广东(本科) | 物理类 | 511 | 442 | 69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412 | 371 | 41 |
历史类 | 501 | 400 | 101 |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396 | 380 | 16 |
历史类 | 484 | 442 | 42 |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506 | 448 | 58 |
河南(本二) | 理科 | 489 | 396 | 93 |
文科 | 524 | 428 | 96 | |
湖北(本科) | 物理类 | 571 | 437 | 134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488 | 422 | 66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526 | 448 | 78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534 | 462 | 72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517 | 444 | 73 |
山西(本二A) | 理科 | 473 | 418 | 55 |
文科 | 505 | 446 | 59 |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36 | 459 | 77 |
文科 | 518 | 457 | 61 | |
天津(本科A) | 综合类 | 511 | 475 | 36 |
新疆(本二) | 理科 | 401 | 262 | 139 |
云南(本二) | 理科 | 425 | 420 | 5 |
文科 | 564 | 480 | 84 |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550 | 492 | 58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福建中医药大学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两次入选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福建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2002年和2007年,学校先后两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年12月,中医学通过教育部试点专业认证。2016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分别通过世界物理治疗联盟、世界作业治疗联盟国际教育标准认证。2017年5月,中药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019年3月,护理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020年3月,临床医学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目前,学校拥有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主编“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67部。获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7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21项。获教师教学类竞赛省级及以上特等奖4项、一等奖45项、二等奖53项、三等奖46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学校有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药重点学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学科入选福建省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主干学科,5个学科入选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临床医学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有2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研究中心,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省级大数据研究所,2个省级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闽澳科技合作基地,4个省科协优秀科普教育基地,14个省级各类实验室、基地及中心。我校先后有826项科研成果受到国家和省市等各级奖励,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类)二等奖1项。近五年来,学校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共承担科研课题近34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60余项,实现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项目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