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高考物理类考生363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363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南物理类363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湖南高考物理类36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南高考物理类36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公办)、荆州理工职业学院(公办)、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公办),一共377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南高考理工类363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湖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63分的院校一共有19所。其中公办院校18所,民办院校1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9所。
|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 2024 |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专科 | 363/250185 |
| 2024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专科 | 363/250185 |
| 2024 |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专科 | 363/250185 |
| 2023 |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专科 | 363/216833 |
| 2023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专科 | 363/216833 |
| 2023 |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专科 | 363/216833 |
| 2022 |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专科 | 363/203581 |
| 2022 |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专科 | 363/203581 |
| 2022 |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物理类 | 专科 | 363/203581 |
| 在湖南物理类363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9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
注:以上湖南高考物理类36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南高考物理类363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山水秀丽、文脉绵长、人才荟萃的岳麓山下、湘江之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千亿产业园黄金地段。
学校占地总面积840.61亩,总建筑面积35.8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3亿元,馆藏图书162万册。
2、荆州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于2001年4月18日成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校由六所国家级、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最早办学时间为1952年。
学校现有教职工1087人,其中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匠工作室主持人1人,全国行指委委员1人、专指委委员5人,教授24人、副教授201人,博士硕士505人,“楚天技能名师”18人,湖北省产业教授1人,湖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现有在校学生1.9万余人。学校师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及其他国家级赛事,获得众多一等奖等奖项。
3、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是山东省创立最早、专业最全、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类高职院校。学校始建于1985年,原名为山东省潍坊电子工业学校,其前身为创办于1983年的潍坊市电子工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79年。1987年7月,学校更名为山东省信息工程学校,2002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学校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机遇,积极服务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围绕产业设专业,形成了电子与通信、大数据与软件、智能制造、虚拟现实4个优势明显、实力雄厚的高水平专业群和智慧商贸、现代乘务2个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特色发展专业群,开设集成电路技术、现代移动通讯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动漫制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38个专业(不含方向)。与2所本科院校进行2个专业的专本贯通培养,与8所中职学校开展12个专业的中高职“三二连读”培养。培育了央财支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群、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共20个,形成了布局科学、优势明显、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满足了新一代信息产业各领域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