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考生多少分能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在江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2025年江苏高考考生要想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20分左右(位次3104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56分左右(位次73341名左右)。
1、2024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33分(位次25038),物理类为548分(位次82304)。
2、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6分(位次32408),物理类为552分(位次74112)。
3、2022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5分(位次33554),物理类为523分(位次82501)。
注:以上只是江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在江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33 | 25038 | 478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16 | 32408 | 474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05 | 33554 | 47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48 | 82304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57 | 71600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61 | 67048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77 | 50218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88 | 39950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600 | 29983 | 462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52 | 74112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53 | 73153 | 448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23 | 82501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62 | 42163 | 42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简介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创建于1915年的山东省第一所官办医学高等学校——山东省立医学讲习所,历经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山东省立医学院、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山东医学院、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泰山医学院等历史发展时期。201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融合改革,决定组建齐鲁医科大学(筹)。经教育部批准,2019年2月,由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整合组建而成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正式成立,同时挂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牌子,掀开了聚力改革创新、争创一流大学的崭新篇章。
校(院)是山东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山东省最大的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冲一流”高校。校(院)在济南、泰安设有校区,主校区位于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核心区域(济南市青岛路6699号),在济南、青岛、济宁等地建有研究机构,总占地面积6000余亩。
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一般社会科学等9个学科居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8‰,居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8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量值排名居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7位。1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高峰学科”建设学科,1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6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学科。有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高水平创新平台60余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项,山东省科技奖励一等奖11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