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考生多少分能上北京化工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北京化工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北京化工大学在山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山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北京化工大学
2025年山西高考考生要想上北京化工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52分左右(位次3085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36分左右(位次29215名左右)。
1、2024年北京化工大学在山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40分(位次4383),物理类为560分(位次19452)。
2、2023年北京化工大学在山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47分(位次1639),物理类为531分(位次21492)。
3、2022年北京化工大学在山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54分(位次2014),物理类为519分(位次25113)。
注:以上只是山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北京化工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北京化工大学在山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山西(历史类) | 本一A | 540 | 4383 | 516 |
2023 | 山西(历史类) | 本一A | 547 | 1639 | 490 |
2022 | 山西(历史类) | 本一A | 554 | 2014 | 51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 | 593 | 9308 | 506 |
2024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 | 595 | 8850 | 506 |
2024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1 | 560 | 19452 | 506 |
2023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 | 573 | 9627 | 480 |
2023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 | 573 | 9627 | 480 |
2023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1 | 531 | 21492 | 480 |
2022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 | 560 | 9960 | 498 |
2022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 | 562 | 9389 | 498 |
2022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1 | 519 | 25113 | 49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化工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北京化工大学简介
北京化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学院,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北京化工大学肩负着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以及原创性高新技术开发的使命。
经过65年建设发展,学校形成了“宏德博学、化育天工”的校训和“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化大精神。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哲学、医学等学科富有特色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国际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格局。现有17个院(系),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600余人,研究生9200余人(其中博士1700余人),函授、夜大等继续教育学生2100余人,学历留学生370余人。
学校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8人(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其他国家院士5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8人次,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四青”人才75人次,“973”首席科学家8人次,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8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首都科技领军人才”获得者5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65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7人(含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首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0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