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考生多少分能上宁波财经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宁波财经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宁波财经学院在河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宁波财经学院
2025年河南高考考生要想上宁波财经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72分左右(位次5886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22分左右(位次283896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370分左右(位次157732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宁波财经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36分(位次89984),物理类为415分(位次296534)。
2、2023年宁波财经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3分(位次90113),物理类为423分(位次294589)。
3、2022年宁波财经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58分(位次86120),物理类为416分(位次294463)。
【专科批】
1、2024年宁波财经学院在河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53分(位次178774)。
2、2023年宁波财经学院在河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70分(位次218443)。
3、2022年宁波财经学院在河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46分(位次221594)。
注:以上只是河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宁波财经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宁波财经学院在河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历史类) | 本二 | 436 | 89984 | 428 |
2024 | 河南(历史类) | 专科 | 353 | 178774 | 185 |
2023 | 河南(历史类) | 本二 | 473 | 90113 | 465 |
2023 | 河南(历史类) | 专科 | 370 | 218443 | 185 |
2022 | 河南(历史类) | 本二 | 458 | 86120 | 445 |
2022 | 河南(历史类) | 专科 | 346 | 221594 | 19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415 | 296534 | 396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423 | 294589 | 409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416 | 294463 | 40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宁波财经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宁波财经学院简介
宁波财经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浙江省宁波市,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工、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2001年,2008年获批为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6年获评“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18年由原校名“宁波大红鹰学院”更名为“宁波财经学院”。
学校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在“双创”价值引领下,深化产教融合,持续开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系列改革。与企业共建共管大宗商品商学院、长城商学院等7个现代产业学院或专业特色学院,不断完善“双院制”协同育人模式,获得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1个。在全国同类高校率先成立校企融合的实体创业学院,领先设立创业管理本科专业,创设商业模式实验室(BM-Lab)获评国家级和省级众创空间,构建多层次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专创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格局;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打造智慧学习新空间,持续推进课堂教学创新改革,深化课程内涵建设,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智能监测,促进教学有效度提升;实施全员全程导师制,所有年级学生组成卷轴式纵向学业成长班,领航导师团队助力学生学业成长;实施卓越人才成长激励计划,设置个性化培养方案及荣誉学位,助飞优秀学生发展。
学校不断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打造高水平学科平台,积极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面向区域中小企业及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大宗商品流通、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家族财富管理、金融大数据技术、文物保护与文物遗产、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文化传播与视觉系统设计、影视制作与影视产业管理等研究领域,着力打造优势、特色学科。数字经济与开放经济融合创新研究基地、区域产业创新研究两个基地获批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基地;与兰州财经大学等共建的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被列为甘肃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022年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