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考生多少分能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甘肃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甘肃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5年甘肃高考考生要想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76分左右(位次12668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03分左右(位次76431名左右)。
1、2024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0分(位次10422),物理类为443分(位次58031)。
2、2023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2分(位次11009),物理类为401分(位次49228)。
3、2022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0分(位次11333),物理类为411分(位次49310)。
注:以上只是甘肃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甘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甘肃(历史类) | 本科 | 490 | 10422 | 421 |
2023 | 甘肃(历史类) | 本一 | 511 | 4201 | 488 |
2023 | 甘肃(历史类) | 本二 | 472 | 11009 | 420 |
2022 | 甘肃(历史类) | 本一 | 509 | 3852 | 485 |
2022 | 甘肃(历史类) | 本二 | 470 | 11333 | 42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甘肃(物理类) | 本科 | 443 | 58031 | 370 |
2024 | 甘肃(物理类) | 本科 | 473 | 44134 | 370 |
2024 | 甘肃(物理类) | 本科 | 480 | 41057 | 370 |
2024 | 甘肃(物理类) | 本科 | 531 | 21558 | 370 |
2023 | 甘肃(物理类) | 本一 | 464 | 22666 | 433 |
2023 | 甘肃(物理类) | 本二 | 401 | 49228 | 337 |
2023 | 甘肃(物理类) | 本二 | 401 | 49228 | 337 |
2022 | 甘肃(物理类) | 本一 | 468 | 23120 | 442 |
2022 | 甘肃(物理类) | 本二 | 411 | 49310 | 345 |
2022 | 甘肃(物理类) | 本二 | 411 | 49310 | 3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简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经六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校于2004年全国首批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2007年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中医学专业认证单位,2018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学校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中药学、药物制剂和针灸推拿学)和首批第二类特色专业(中医学)建设点。中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教育部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实验技术、护理学、药物制剂等10个本科专业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心理学、制药工程、药物分析、中药制药等4个本科专业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1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省领军人才梯队19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有国家精品课程8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6门、省精品课程22门;获首届国家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二等奖1部,首届省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特等奖1部、一等奖3部、二等奖3部;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学校两次获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称号,曾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5项。教学实验中心为全国中医药院校首批确定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医药博物馆被确定为黑龙江中医药博物馆,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被确定为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黑龙江分中心,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科技项目查新定点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4068人(校本部837人),有专任教师1140人,博士生导师114人,硕士生导师611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3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学者6人,青年岐黄学者5人,龙江科技英才2人,龙江学者17人。学校启动实施“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