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华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华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华大学在福建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福建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华大学
2025年福建新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华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24分左右(位次8568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21分左右(位次59136名左右)。
1、2024年西华大学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87分(位次14881),理科为478分(位次90522)。
2、2023年西华大学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22分(位次9532),理科为518分(位次45182)。
3、2022年西华大学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37分(位次9148),理科为519分(位次41703)。
注:以上只是福建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华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华大学在福建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福建(文科) | 本科 | 487 | 14881 | 431 |
2024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19 | 9401 | 431 |
2024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35 | 7150 | 431 |
2023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22 | 9532 | 453 |
2023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38 | 7282 | 453 |
2022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37 | 9148 | 468 |
2022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43 | 7948 | 46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福建(理科) | 本科 | 478 | 90522 | 449 |
2024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45 | 43903 | 449 |
2024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52 | 39636 | 449 |
2023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18 | 45182 | 431 |
2023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22 | 43036 | 431 |
2023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26 | 40930 | 431 |
2022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19 | 41703 | 428 |
2022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21 | 40605 | 428 |
2022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25 | 38469 | 42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福建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华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华大学简介
西华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拥有郫都、宜宾、彭州、人南、易三仓(泰国)五个校区,校园面积近4000亩,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雅宜人,设施设备齐全先进,图书文献资源丰富,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首批文明校园、四川省绿化模范单位称号,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面向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区域发展战略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部级科研平台3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24个。拥有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共建的四川省应急管理学院。学校凝聚学科科研优势,努力服务四川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牵头编制四川省农业装备、川菜产业、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攻关路线图。近五年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900余项,获四川省技术发明奖、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部省级以上各类成果奖50余项。“工程学”学科持续保持在ESI全球排名前1%。在U.S.News2023世界排行榜中,“工程学”学科排名全国第187名,四川第8名。“机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国内合作和国际交流。学校是全国收藏《中华再造善本丛书》的100所高校之一;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高校,四川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单位;与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共建城市灾害研究中心;与省农业厅共建“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天府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开展农机和食品领域合作。学校建有国家民委“日本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省“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新加坡、黑山、捷克等10余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与印尼三一一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广泛开展师生交流交换、人才联合培养、学术及科研合作等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