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考生多少分能上陕西中医药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陕西中医药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陕西中医药大学在甘肃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甘肃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陕西中医药大学
2025年甘肃新高考考生要想上陕西中医药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27分左右(位次531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93分左右(位次35458名左右)。
1、2024年陕西中医药大学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546分(位次17010)。
2、2023年陕西中医药大学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30分(位次2473),理科为491分(位次15225)。
3、2022年陕西中医药大学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16分(位次3060),理科为496分(位次14245)。
注:以上只是甘肃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陕西中医药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陕西中医药大学在甘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甘肃(文科) | 本一 | 530 | 2473 | 488 |
2022 | 甘肃(文科) | 本一 | 516 | 3060 | 48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甘肃(理科) | 本科 | 546 | 17010 | 370 |
2024 | 甘肃(理科) | 本科 | 559 | 13440 | 370 |
2023 | 甘肃(理科) | 本一 | 491 | 15225 | 433 |
2022 | 甘肃(理科) | 本一 | 496 | 14245 | 442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陕西中医药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陕西中医药大学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国家“一流专业”和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70年来,学校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北、辐射全国、开拓海外,为国家培育了以国医大师张学文、郭诚杰、雷忠义、杨震,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刘保延,岐黄学者杨明会、张冰等为代表的10余万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现开设26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了以中医药为核心,医、理、工、文、管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现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中药学、护理、公共卫生、应用心理、汉语国际教育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2个国家级及2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系),建有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基地、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有2门国家精品在线课程、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省级一流课程、1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省级特色线上课程、3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4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2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调整学科布局,坚持“2+4+4+N”的学科分层分类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学科布局。学科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和管理学5个学科门类,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5个学科在“十一五”“十二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其中,陕西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5个。有校级优势学科2个,特色学科4个,培育建设中医药+交叉学科4个,有35个学科创新团队。中医脑病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药化学2023年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名单。中医学连续两轮入选陕西省“双一流”培育学科,学校成为陕西省“双一流”培育高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2年学校自主设立中医技术装备工程、中医药管理学、中医药文化学三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加强交叉学科建设,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