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考生多少分能上浙江理工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浙江理工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浙江理工大学在湖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浙江理工大学
2025年湖北高考考生要想上浙江理工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66分左右(位次6416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70分左右(位次34446名左右)。
1、2024年浙江理工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58分(位次7871),物理类为571分(位次33957)。
2、2023年浙江理工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63分(位次6572),物理类为566分(位次36733)。
3、2022年浙江理工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61分(位次5878),物理类为539分(位次36279)。
注:以上只是湖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浙江理工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浙江理工大学在湖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58 | 7871 | 432 |
2023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63 | 6572 | 426 |
2022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61 | 5878 | 43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71 | 33957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76 | 30713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77 | 30080 | 437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66 | 36733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78 | 30096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81 | 28532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86 | 25911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93 | 22527 | 424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39 | 36279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53 | 27995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57 | 25790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62 | 23165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65 | 21636 | 40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浙江理工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浙江理工大学简介
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是一所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特色鲜明的工科强校、多学科兼具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拥有23门国家一流课程,4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学校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力。拥有一批高层次科学研究平台: 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40余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平台,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社科平台,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重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学校在众多领域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鲁迅文学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项,2016年至今获得省部级奖励370余项。学校建立地方研究院18家,结合32个技术转移分支机构逐步形成了基本覆盖全省,并辐射省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网络。科技工作综合指标一直稳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