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2022-2024录取分数线)

更新时间:2025-05-15 18:45:56

2025年江苏考生多少分能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5年江苏高考考生要想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627分左右(位次906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654分左右(位次3520名左右)。

1、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627分(位次862),物理类为650分(位次4500)。

2、202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629分(位次900),物理类为649分(位次5239)。

3、202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602分(位次809),物理类为631分(位次2825)。

注:以上只是江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江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招生省份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4江苏(历史类)本科627862478
2023江苏(历史类)本科629900474
2022江苏(历史类)本科602809471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2、物理类

年份招生省份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4江苏(物理类)本科6504500462
2024江苏(物理类)本科6572843462
2023江苏(物理类)本科6495239448
2023江苏(物理类)本科6592755448
2022江苏(物理类)本科6312825429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介

柏彦故地,巍巍学府。春秋代序,峥嵘航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战场上,敌我空军力量悬殊。战争的迫切需求推动了新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向制造过渡,国家“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1951年,国家决定将北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将云南大学航空工程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将西南工业专科学校航空专修科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1952年,根据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要求,设立北京航空学院,由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1951年11月18日,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四川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大会在北京工业学院礼堂(原中法大学旧址)举行。1988年,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

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现有78个本科专业。动态优化调整后,拥有36个一级学科(其中3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交叉10个学科门类。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突出特色、质量和贡献,明确“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优势医工”学科建设方针,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学科带头人体系,推动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统筹推进,以科教协同平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深度融合。航空航天、信息、理科、文科、医工交叉五大学科群建设成效显著,8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力学、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领域具有引领优势,高峰学科占博士点比例超30%,形成了空天信优势突出、理工文医深度交叉、新方向持续引领的学科发展新格局,国防科技主干学科稳居国内一流水平。

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突出“四个面向”,坚持“四大”模式,强化有组织科研,着力强化纵向创新链、横向交叉链,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一流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副主任单位承建2个国家实验室,参与8个国家实验室建设。获批建设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牵头建设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7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另有1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4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1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另有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4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1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强化关键技术攻关,牵头承担“机载”“高分”等百余项重大任务,在无人机、增材制造、发动机叶片涂层、紧缩场、电磁兼容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啃下“硬骨头”,学校团队参与论证并助力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十五”以来,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80项,2004年以来获得15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高等级科技奖的纪录,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协同增长,在《自然》《科学》等顶级期刊持续发表科研成果。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与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发动机等国家重点骨干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相关推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真实口碑怎么样?好不好

2024江苏高考分数线会涨吗?本科线是多少分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