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考生多少分能上泉州师范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泉州师范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泉州师范学院在广东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泉州师范学院
2025年广东高考考生要想上泉州师范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09分左右(位次33655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95分左右(位次157429名左右)。
1、2024年泉州师范学院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6分(位次29707),物理类为502分(位次143939)。
2、2023年泉州师范学院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7分(位次35427),物理类为492分(位次154011)。
3、2022年泉州师范学院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06分(位次132417)。
注:以上只是广东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泉州师范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泉州师范学院在广东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16 | 29707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29 | 23246 | 428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07 | 35427 | 433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21 | 27772 | 433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30 | 23223 | 43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2 | 143939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3 | 141902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3 | 142927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6 | 120877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7 | 119469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9 | 115105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2 | 95653 | 442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2 | 154011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4 | 122408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9 | 115523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2 | 96728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5 | 93175 | 439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6 | 132417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21 | 110886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22 | 108191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9 | 85092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0 | 83336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9 | 71816 | 4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泉州师范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泉州师范学院简介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于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遗产之城——泉州市。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泉州大学师范学院,此后曾几度变迁,历经更名、停办、复办等发展历程。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泉州师范学院,系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属本科高校,由创办于1923年的泉州师范学校、1939年的南安师范学校、1951年的泉州教育学院和1958年的泉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学校现有泉州主校区(校本部)和南安、鲤城2个分校区,共占地1815亩。下设二级学院18个,本科招生专业58个。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18000多人。现有教职工1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多人,台湾全职教师近20人。有国家级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福建省特殊支持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人选等省级高层次人才140多人,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3个,福建省本科教学团队15个,福建省研究生导师团队2个。
学校植根泉州深厚的历史文化,深入开展闽南文化、海丝文化等方面研究,服务泉州文化传承创新,推动泉州文化走向世界。深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在海内外首创南音学科专业,开展南音发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福建省首个入选高校),获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南音作品《凤求凰》获第六届福建艺术节一等奖(第一名),列入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名录(全国高校首次进入名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