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考生多少分能上兰州交通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兰州交通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兰州交通大学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兰州交通大学
2025年安徽高考考生要想上兰州交通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88分左右(位次3426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88分左右(位次142649名左右)。
1、2024年兰州交通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5分(位次20085),物理类为544分(位次70676)。
2、2023年兰州交通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9分(位次28085),物理类为489分(位次94054)。
3、2022年兰州交通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1分(位次22969),物理类为498分(位次87589)。
注:以上只是安徽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兰州交通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兰州交通大学在安徽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历史类) | 本科 | 525 | 20085 | 462 |
2023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489 | 28085 | 440 |
2022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521 | 22969 | 480 |
2022 | 安徽(历史类) | 专科 | 491 | 44500 | 2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44 | 70676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48 | 66422 | 465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本一 | 521 | 64271 | 482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89 | 94054 | 427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本一 | 539 | 47802 | 491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98 | 87589 | 435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专科 | 429 | 171139 | 2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兰州交通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兰州交通大学简介
兰州交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由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部分系科分划组建而成的我国第三所铁路高校。学校目前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国家铁路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授权建设单位,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三对一”对口支援高校。学校是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铁路科普基地、国家北斗科普基地、教育部文化传承基地和西北地区小语种培训基地等一大批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产学研合作,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在土木结构、环境保护、信息工程、自动控制、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装备制造、绿色能源、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形成了核心技术和优势产业,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水平。参与了青藏、兰新、兰渝等多个铁路重大项目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是全国承担青藏铁路科研项目最早的高校,解决了青藏铁路冻土这一世界性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现有“西北干寒地区材料与结构耐久性研究”等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道桥工程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铁道车辆热工”“聚光太阳热能产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有铁路四电BIM与智能应用铁路重点实验室、高原铁路运输智慧管控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轨道交通研究中心、甘肃省黄河水环境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测绘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集成电路产业研究院、甘肃省太阳能光热产业研究院、甘肃省微电子产业研究院等3个省级研究院,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数达到72个。2023年,国际期刊Journal of Geovisualiz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被EI数据库正式收录。
五年来,承担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4000余项,总经费达到了7.81亿元。我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4项,以参与单位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8项,其中参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持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甘肃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国家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2023年我校20项成果入选国家铁路局铁路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