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湖北高考物理类582分能上什么大学2024(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4-10-11 12:08:53

2024年湖北高考物理类考生582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82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北物理类582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湖北高考物理类582分能上什么大学2024(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湖北高考物理类58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北高考物理类58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办)、广州医科大学(公办)、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办)、上海理工大学(公办)、宁波诺丁汉大学(中外/港澳),一共851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4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北高考物理类录取线为582分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3-2021年各大学在湖北省(物理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82分的院校一共有27所。其中公办院校26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7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82/27991
2023广州医科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82/27991
2023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82/27991
2022上海财经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82/14061
2022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公办物理类本科582/14061
2022华中师范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82/14061
2021西南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82/24358
2021中国矿业大学(国家专项)公办物理类本科582/24358
2021宁波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82/24358
在湖北物理类582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7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湖北高考物理类582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北高考物理类582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上海财经大学简介

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1921年,随着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

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民族精神,富有创造力、决断力及组织力的卓越财经人才。

2、华中师范大学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积160余万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含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67个。其中包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其他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8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重点研究基地20个。

3、中国矿业大学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教育部、应急管理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国家批准的研究生院。学校现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有文昌和南湖两个校园,占地4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文献2000多万册(件)。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江苏省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校设23个学院,72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600余人,各类博士、硕士研究生13300余人,留学生68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15600余人;有教职工3450余人;有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另设有1个独立学院徐海学院。

学校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44人,其中受聘教授岗位469人、副教授岗位873人,博士生导师530名、硕士生导师1518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过80%。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5个。学校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拥有两院院士16名(含外聘),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高端人才109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2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4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5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7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