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京高考63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63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北京63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北京高考63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北京高考63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公办)、北京科技大学(公办)、中南大学(公办)、北京理工大学(公办),一共556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北京高考63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北京市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34分的院校一共有10所。其中公办院校10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634/5176 |
2024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634/5176 |
2024 | 北京科技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634/5176 |
2023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634/4729 |
2023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634/4729 |
2023 | 四川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634/4729 |
2022 | 武汉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634/4400 |
2022 | 北京邮电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634/4400 |
2022 | 四川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本科 | 634/4400 |
在北京63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0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北京高考63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北京高考63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称中国社科大 ),英文名称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UCASS),校训“笃学、慎思、明辨、尚行”,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而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针,致力培养政治可靠、作风过硬、理论深厚、学术精湛的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在1948年创建的中央团校基础上,于1985年12月由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组建,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和较强的办学实力。200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论为“优秀”。2012年获批为教育部、中央政法委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5年,中宣部批准的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落户学校。
2、武汉大学简介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智力支持。
3、北京邮电大学简介
六十余载风雨砥砺,六十余载春华秋实。明光之北、蓟门之南,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鸿雁翱翔、银杏巍巍,坚实的土地,承载了信息黄埔的传奇。
——聚焦内涵建设,学科专业布局不断完善。学校学科涵盖了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9大学科门类。面向技术创新带来的科学研究范式、学科发展模式和智能技术方式的深刻变革,学校积极探索需求导向下的知识体系重组和学科交叉实践下的学科体系重构,将跨学科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率先提出并打造“雁阵式”行业特色院校学科体系,大力加强“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两个学科群建设,持续推进数字化学科固本强基、学科数字化交叉赋能融合发展,不断厚积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与底气。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为A+学科。目前,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包括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2类。拥有本科专业5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1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16个)。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