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重庆高考物理类443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7-22 17:02:36

2025年重庆高考物理类考生443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43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重庆物理类443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重庆高考物理类443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重庆高考物理类44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重庆高考物理类44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民办)、西安翻译学院(民办)、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民办)、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民办)、辽宁理工学院(民办),一共88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重庆高考理工类443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重庆市(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43分的院校一共有17所。其中公办院校4所,民办院校13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6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民办物理类本科443/90412
2024西安翻译学院民办物理类本科443/90412
2024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民办物理类本科443/90412
2023安徽建筑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43/69312
2023哈尔滨理工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43/69312
2023成都锦城学院民办物理类本科443/69312
2022华北理工大学公办物理类专科443/70956
2022新疆师范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43/70956
2022河北东方学院民办物理类本科443/70956
在重庆物理类443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7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重庆高考物理类44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重庆高考物理类443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简介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坐落于西安市西咸新区,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于1997年由步长制药投资创办,原名陕西国际商贸专修学院,2002年更名为陕西国际商贸职业学院,2008年升本后定名为陕西国际商贸学院,2012年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获批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单位。学校先后获评“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等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学校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精诚仁爱、革新图强”的商院精神,坚守中华传统医学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方向,构建强商兴药、多科融合的中医药国际化教育模式,赓续文化传承,厚植文化自信,深耕办学特色,凝练育人品牌,争取早日建成专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2、新疆师范大学简介

新疆师范大学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师范院校,197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其前身是乌鲁木齐第一师范学校和新疆教师培训部。新疆师范大学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第一批新设立的高校之一,沐浴着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四十多年来始终与改革开放同成长、共命运,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路子。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秉承“博学笃行,为人师表”的校训,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有20个学院,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于1993年获得硕士单位授权,2013年获得博士单位授权,2023年获批化学、民族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7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11个学科门类。

3、河北东方学院简介

河北东方学院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民办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地处京津走廊——河北省廊坊市东方大学城,距北京天安门46公里,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学校建有省级博物馆、校内艺术馆、高尔夫练习馆、网球馆、游泳馆等。是周杰伦歌曲《浪漫手机》MV的拍摄地,是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第二十条》的取景地。校园四季如画,欧式建筑别具风格。

医学院实行“2+1+1”分段培养,本着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宗旨,第三学年把教室搬到医院,由学校教师和医院主任医师共同授课,实施人才培养主体的“双元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员工化”。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行业实践能力,建立行业文化自觉。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