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高考文科考生42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2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青海文科42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青海高考文科42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青海高考文科42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河北地质大学(公办)、平顶山学院(公办)、鞍山师范学院(公办)、天津农学院(公办)、西安航空学院(公办),一共111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青海高考文史类42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青海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24分的院校一共有15所。其中公办院校15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5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河北地质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424/3846 |
2024 | 平顶山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424/3846 |
2024 | 鞍山师范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424/3846 |
2023 | 东华理工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424/3464 |
202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424/3464 |
2023 | 上饶师范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424/3464 |
2022 | 湖南文理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424/3813 |
2022 | 长治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424/3813 |
2022 | 榆林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一 | 424/3813 |
在青海文科42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5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青海高考文科42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青海高考文科42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河北地质大学简介
河北地质大学创办于1953年,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是自然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任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一把手”工程。紧紧围绕“稳就业”“保就业”大局,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就业工作形式,优化精准就业服务。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搭建了“智慧就业平台”,实现了就业信息的精准推送,现在拥有注册企业6024家。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强化价值引领,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创业干事成才观。我校毕业生董文帆入选教育部公布第五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名单。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现有雁塔、草堂两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区。雁塔校区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古城墙;草堂校区坐落于高新区草寺东路;大学科技园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东开发区幸福林带南段,东依景色怡人的浐灞生态园;两校区和科技园区总占地3700余亩。
学校是国务院首批获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学校拥有原国家重点学科3个(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入选陕西省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建筑学入选有望冲刺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学科。学校现有博士点10个,其中,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硕士点44个,其中,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博士点涉及工学、管理学2个学科门类,硕士点涉及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法学、哲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交叉学科等10个学科门类,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学校紧盯“双一流”建设目标,不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学科发展取得里程碑式的成绩,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重要突破,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学科取得预期成果,“建筑科技”学科链群优势更加彰显。工程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48‰,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建筑与建造环境学科进入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200名。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冶金工程等6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单。
3、榆林学院简介
榆林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理、农、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是榆林市唯一省属本科院校。学校从绥德师范走来,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23年。绥德师范是播种西北革命火种的地方,3位校友成为副国级领导,60多位校友成为新中国党政军高级干部,8位校友担任过中共陕西省委书记,70多位校友为中国革命英勇献身,这里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特殊而重大的贡献。毛主席曾亲笔为绥师同学题词“奋斗”,习仲勋为绥师题词“革命英才的摇篮”,校友齐心先后为学校题词“西北革命策源地”“百年芳华 英才辈出”。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8年被陕西省确定为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被教育部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校坚持“扎根榆林、研究榆林、服务榆林、贡献榆林”的定位,结合区域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特点,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需求的学科专业集群。围绕榆林旱区特色农业、能源化工、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等产业,聚焦“三化”(能化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三黄”(黄沙、黄土、黄河生态治理)“三文”(学校红色文化、陕北历史文化与民间艺术、陕北革命文化),形成了民俗学、能源化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西北革命历史等特色学科方向,构建了与地方产业结构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解决了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批关键性难题,被推广应用于榆林社会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5年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