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四川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四川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5年四川新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36分左右(位次1626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59分左右(位次60872名左右)。
1、202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40分(位次14845),理科为557分(位次62994)。
2、202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38分(位次15424),理科为561分(位次46933)。
3、202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55分(位次11442),理科为554分(位次47937)。
注:以上只是四川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四川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四川(文科) | 本一 | 540 | 14845 | 529 |
2024 | 四川(文科) | 本一 | 583 | 3150 | 529 |
2023 | 四川(文科) | 本一 | - | - | 527 |
2023 | 四川(文科) | 本一 | 538 | 15424 | 527 |
2023 | 四川(文科) | 本一 | 579 | 3517 | 527 |
2022 | 四川(文科) | 本一 | - | - | 538 |
2022 | 四川(文科) | 本一 | 555 | 11442 | 538 |
2022 | 四川(文科) | 本一 | 587 | 3390 | 53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四川(理科) | 本一 | - | - | 539 |
2024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57 | 62994 | 539 |
2024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80 | 41194 | 539 |
2024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86 | 36338 | 539 |
2024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94 | 30322 | 539 |
2024 | 四川(理科) | 本一 | 614 | 18113 | 539 |
2023 | 四川(理科) | 本一 | - | - | 520 |
2023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61 | 46933 | 520 |
2023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78 | 35075 | 520 |
2023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85 | 30557 | 520 |
2023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85 | 30557 | 520 |
2023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88 | 28732 | 520 |
2023 | 四川(理科) | 本一 | 600 | 22193 | 520 |
2022 | 四川(理科) | 本一 | - | - | 515 |
2022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54 | 47937 | 515 |
2022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77 | 31358 | 515 |
2022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78 | 30729 | 515 |
2022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91 | 23044 | 515 |
2022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91 | 23044 | 515 |
2022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96 | 20393 | 51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建校以来,一代代西农人秉承“诚朴勇毅”校训,恪守“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教育理念,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形成了“扎根杨凌、胸怀社稷,脚踏黄土、情系三农,甘于吃苦、追求卓越”的西农精神和“团结、求真、坚韧、自信”的西农科学文化,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了贴近“三农”、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合校以来,学校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面向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服务工作。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与500多个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30个、示范基地50个,构建了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0亿元。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农业科技现代化建设,探索实践“三团一队”帮扶工作模式,相关工作案例连续两年获评教育部直属高校十大典型项目,连续四年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在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陕西省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建有农民发展学院,为服务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