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高考历史类考生233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233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甘肃历史类233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甘肃高考历史类23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甘肃高考历史类23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民办)、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南昌理工学院(民办)、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公办),一共230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甘肃高考文史类233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甘肃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233分的院校一共有12所。其中公办院校5所,民办院校7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2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专科 | 233/58461 |
2024 |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 | 民办 | 历史类 | 专科 | 233/58461 |
2024 | 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专科 | 233/58461 |
2023 |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 民办 | 文科 | 专科 | 233/74008 |
2023 | 榆林能源科技职业学院 | 民办 | 文科 | 专科 | 233/74008 |
2023 |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 民办 | 文科 | 专科 | 233/74008 |
2022 |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 | 民办 | 文科 | 专科 | 233/77947 |
2022 |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233/77947 |
2022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233/77947 |
在甘肃历史类233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甘肃高考历史类23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甘肃高考历史类233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榆林能源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榆林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陕甘宁蒙晋最具影响力城市——陕西省榆林市,国家级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学院围绕榆林市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化基地、陕甘宁蒙晋区域中心城市、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三大目标,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的总体战略,遵循“高端引领、校企合作、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满意为目标”的办学方针,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了大批专家学者,打造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创了招生、教学、鉴定、科研、就业“五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立足榆林,辐射陕甘宁蒙晋,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行业领先、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福州英华职业学院简介
在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支持下,1988年福州英华校友们众志成城复办福州英华学校;1994年基于支持国家发展民办教育的需要,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开办福州英华外国语学院,开始高等学历文凭试点教育;2001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首批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并更名为“福州英华职业学院”,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2010年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首轮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成为福建省非营利公益性高职办学制度改革试点院校;2012年当选为福建省高教学会就业管理与指导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2019年顺利通过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20年获批成立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省内唯一设立院士工作站的民办院校),2022年入选福州市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学院先后被授予“教育百强学校”“社会满意学校”“省诚实守信示范单位”“福州市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5A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3、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济源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愚公故里、济水之源的全国文明城市——济源。学校始建于1993年,前身是济源中等工业学校,2001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与郑州轻工业大学联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建校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愚公移山精神,依托区域产业发展,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办学理念先进,职教特色鲜明。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探索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教育服务对接社会需求的“四对接”办学模式, 形成了“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校企办学双主体、合作育人全过程”的人才培养特色,打造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济职样板”,形成了产教融合、盟院合作、愚公移山精神育人等职教品牌,办学特色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学校改革发展进行了纪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