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考生多少分能上重庆理工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重庆理工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重庆理工大学在河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重庆理工大学
2025年河南高考考生要想上重庆理工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51分左右(位次12326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28分左右(位次103057名左右)。
1、2024年重庆理工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9分(位次26743),物理类为532分(位次97837)。
2、2023年重庆理工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46分(位次24938),物理类为526分(位次105904)。
3、2022年重庆理工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30分(位次21635),物理类为521分(位次100394)。
注:以上只是河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重庆理工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重庆理工大学在河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537 | 17884 | 521 |
2024 | 河南(历史类) | 本二 | 519 | 26743 | 428 |
2023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564 | 15484 | 547 |
2023 | 河南(历史类) | 本二 | 546 | 24938 | 465 |
2022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541 | 15679 | 527 |
2022 | 河南(历史类) | 本二 | 530 | 21635 | 4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72 | 47548 | 511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532 | 97837 | 396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68 | 49343 | 514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526 | 105904 | 409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56 | 52020 | 509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521 | 100394 | 40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重庆理工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重庆理工大学简介
抗战烽火淬炼,兵工血脉浸润。重庆理工大学诞生于1940年,前身是国民政府兵工署第11技工学校(对外化名“士继公学”),曾是享誉国内的“兵工七子”之一,现为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也是西南地区唯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坚持人才为先,建有重庆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重庆市海智工作站等4个省部级人才平台,培育和汇聚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以及重庆英才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300余人次,先后获得“重庆市海外留学人员先进工作集体”“全市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学校坚持创新发展,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48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多个科技服务平台,是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奖励195项;累计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重大重点科研项目2400多项,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9项、国家发明专利1200余项,专利转化合同金额连续2年位列全国高校50强,主办高水平中英文期刊6种,打造了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等多项行业品牌会议。中国通用技术集团重庆数控机床研究院等2个项目入驻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入选优先建设项目。以纳米时栅精密位移测量理论及技术为标志的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纳米时栅相关技术成果实现了我国精密位移测量技术及器件的自主可控,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誉为“中国精度”的代表之一,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精彩亮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