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专科大学最新排名为472位,在江西省专科排名第16名(金平果2024-2025高职高专竞争力排行榜),省内认可度排在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九江职业大学、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之上。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西省宜春市,是一所公办综合类专科(高职)院校,隶属于省政府。下文赶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助手将详细展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全国排名情况及在省内高校位置。
注:每个排名机构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都不相同,因此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排名结果可能会与自己的认知结果存在差异,仅作参考。
一、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全国排名多少
从历年“金平果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得知,宜春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全国高职院校排名第472位、2023年排名全国第469位,近两年排名下降了3个位次,呈下降趋势,综合竞争力有所减弱!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名称 | 省份 |
---|---|---|---|
2024 | 472 |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 |
2023 | 469 |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 |
2022 | 345 |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 |
2021 | 323 |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 |
2020 | 344 |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 江西 |
二、宜春职业技术学院与全国高校排名比较一览表
在最新的金平果“2024-2025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排名全国第472名,总分51.642,综合实力仅次于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庆职业学院,排在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能源职业学院之上。
年份 | 全国排名 | 院校名称 | 总分 | 等级 | 省份 |
---|---|---|---|---|---|
2024 | 467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 51.747 | 3★ | 上海 |
2024 | 468 |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51.708 | 3★ | 河南 |
2024 | 469 |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51.704 | 3★ | 青海 |
2024 | 470 | 大庆职业学院 | 51.693 | 3★ | 黑龙江 |
2024 | 471 |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51.693 | 3★ | 甘肃 |
2024 | 472 |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 51.642 | 3★ | 江西 |
2024 | 473 | 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51.608 | 3★ | 云南 |
2024 | 474 |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 51.604 | 3★ | 重庆 |
2024 | 475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51.564 | 3★ | 广西 |
2024 | 476 |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 51.540 | 3★ | 江苏 |
2024 | 477 |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51.527 | 3★ | 河南 |
三、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省内排名第几
在最新的金平果“2024-2025江西高职院校排名榜”中,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排名江西第16名,名次排在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共青科技职业学院、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之后。
年份 | 省内排名 | 院校名称 | 城市 | 全国排名 |
---|---|---|---|---|
2024 | 11 |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南昌市 | 369 |
2024 | 12 |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 | 九江市 | 383 |
2024 | 13 |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 | 新余市 | 392 |
2024 | 14 | 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 | 南昌市 | 398 |
2024 | 15 |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 南昌市 | 462 |
2024 | 16 |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 宜春市 | 472 |
2024 | 17 |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萍乡市 | 478 |
2024 | 18 | 九江职业大学 | 九江市 | 480 |
2024 | 19 |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南昌市 | 494 |
2024 | 20 | 江西卫生职业学院 | 南昌市 | 495 |
2024 | 21 | 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 南昌市 | 516 |
附: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赣西历史文化古城、月亮之都宜春市,占地150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设有8个二级学院和5个教学单位,在校学生1.8万余人,教职工842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20人、“双师型”教师444人。学校历经百年风云,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专业有亮度。开设医药卫生、教育与体育、财经商贸、能源材料等11个专业大类45个专业,其中国家骨干专业5个、省级高校特色专业4个、省级高职院校优势特色专业2个、“1+X”证书试点专业18个。构建“一锂一老一小”(即锂电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护理、学前教育)为引领示范的“3+4+N”专业群,奋力推进省“双高”院校建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