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师范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2024年南昌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南昌师范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
在江西(本省):
南昌师范学院2024年在江西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94分、历史类515分。
在外省(市):
1、在青海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389分、历史类455分。
2、在安徽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12分、历史类512分。
3、在上海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423分。
4、在黑龙江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58分。
5、在江苏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09分、历史类514分。
二、南昌师范学院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安徽(本科) | 物理类 | 512 | 465 | 47 |
历史类 | 512 | 462 | 50 | |
重庆(本科) | 历史类 | 511 | 428 | 83 |
物理类 | 524 | 427 | 97 |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505 | 431 | 74 |
物理类 | 519 | 449 | 70 | |
甘肃(本科) | 物理类 | 451 | 370 | 81 |
历史类 | 482 | 421 | 61 | |
广东(本科) | 物理类 | 499 | 442 | 57 |
历史类 | 500 | 428 | 72 |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451 | 371 | 80 |
历史类 | 477 | 400 | 77 |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02 | 380 | 22 |
历史类 | 506 | 442 | 64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540 | 483 | 57 |
河北(本科) | 物理类 | 501 | 448 | 53 |
历史类 | 507 | 449 | 58 | |
河南(本二) | 理科 | 479 | 396 | 83 |
文科 | 496 | 428 | 68 | |
黑龙江(本科) | 物理类 | 458 | 360 | 98 |
湖北(本科) | 历史类 | 503 | 432 | 71 |
物理类 | 511 | 437 | 74 |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485 | 422 | 63 |
历史类 | 496 | 438 | 58 |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494 | 448 | 46 |
历史类 | 515 | 463 | 52 | |
吉林(本科) | 历史类 | 453 | 369 | 84 |
江苏(本科) | 物理类 | 509 | 462 | 47 |
历史类 | 514 | 478 | 36 | |
辽宁(本科) | 物理类 | 462 | 368 | 94 |
历史类 | 463 | 400 | 63 | |
宁夏(本二) | 理科 | 415 | 371 | 44 |
文科 | 462 | 419 | 43 | |
青海(本一) | 理科 | 389 | 343 | 46 |
文科 | 455 | 411 | 44 |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444 | 444 | 0 |
山西(本二B) | 理科 | 429 | 418 | 11 |
文科 | 467 | 446 | 21 | |
陕西(本二) | 理科 | 450 | 372 | 78 |
文科 | 464 | 397 | 67 | |
上海(本科) | 综合类 | 423 | 403 | 20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09 | 459 | 50 |
文科 | 510 | 457 | 53 | |
云南(本二) | 理科 | 498 | 420 | 78 |
文科 | 490 | 480 | 10 | |
浙江(1段) | 综合类 | 564 | 492 | 72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南昌师范学院简介
南昌师范学院(原江西教育学院)是江西省属公办普通本科师范院校,现有昌北、青山湖两个校区,是江西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公室,是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是江西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西省学校红色文化宣讲基地、江西省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江西省“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江西省国民营养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江西省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校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西省综治先进单位、江西省文明校园、江西省直机关文明单位、江西省节水型高校、江西省高校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学校和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江西省旅游文化研究会、江西省研学旅行研究会、江西省心理卫生协会、江西省谱牒协会、江西省公共管理学会、江西省高等学校摄影学会、江西省食育学会等一批省一级学会以及江西省教育学会中学校长研究会、小学校长研究会、幼儿园园长研究会设在学校。
特色鲜明。学校根植基础教育谋发展,扎根赣鄱大地办大学,情系江西老区育人才,以师资培养培训“起家”,以教师教育“兴业”,承担新中国成立初期培养中小学合格教师的社会责任,肩负改革开放后基础教育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历史重任,勇担新时代教师教育振兴发展的时代使命。立足“以师为主、根植地方、突出应用”的办学传统,秉承“厚德修身、博学育人”校训,坚守“立师德、铸师魂、正师风、强师能”的价值追求,孕育“红色初心、砥砺创新”的办学精神,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根本”的办学理念。全校28个本科专业中师范类专业占比60%,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做优做强教师教育类学科专业群,进一步强化课程育人,大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学前教育专业获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和商务英语3个专业获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围绕江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协调发展,策应江西教育强省、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等战略,打造文旅融合类专业群,现有一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产教融合育人示范项目、省级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江右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积极培育并形成了“五青”思政工作体系金色名牌,“双师双红”党建金典品牌,“四有”亮“四色”、“五师”融“五范”的金色教师教育和服务基础教育金字招牌。
培训优势显。学校承担教育部国培示范项目及省培、委培、援培项目,培训学员遍布全国18个省、覆盖江西11个设区市的100个县(市、区),培训效果年年获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学员、专家的好评。国培案例入选教育部优秀典型工作案例。自建校以来,学校集中培训中小幼教师、校(园)长15万余人次,远程培训与集中面授中小学校长和教师400余万人次。学校培训过江西90%以上的中小学校长和80%以上的骨干教师,连续承担7期江西名校长培训工程。江西2400余名省级特级教师、省级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和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800余人在学校参加过集中培训,100%参加过学校远程培训,为江西中小幼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终身学习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