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4南昌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5-05-21 19:45:48

南昌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南昌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2024年南昌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南昌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江西(本省):

南昌大学2024年在江西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63分、历史类565分。

在外省(市):

1、在云南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42分、历史类598分。

2、在甘肃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64分、历史类568分。

3、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559分。

4、在天津市(本科A)最低录取分数线:600分。

5、在陕西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77分、历史类543分。

二、南昌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本科)物理类577465112
历史类595462133
北京(本科)综合类576434142
重庆(本科)历史类553428125
物理类567427140
福建(本科)历史类572431141
物理类591449142
甘肃(本科)物理类564370194
历史类568421147
广东(本科)物理类570442128
历史类574428146
广西(本科)物理类518371147
历史类583400183
贵州(本科)物理类555380175
历史类583442141
海南(本科)综合类642483159
河北(本科)物理类570448122
历史类600449151
河南(本一)理科58151170
文科57752156
黑龙江(本科)物理类522360162
历史类574410164
湖北(本科)历史类563432131
物理类590437153
湖南(本科)历史类565438127
物理类583422161
江西(本科)物理类563448115
历史类565463102
吉林(本科)物理类545345200
历史类559369190
江苏(本科)历史类581478103
物理类593462131
辽宁(本科)历史类552400152
物理类564368196
内蒙古(本一A)理科52247151
文科51547837
宁夏(本一)理科50643274
文科51749621
青海(本一)理科476343133
文科49341182
山东(1段)综合类559444115
山西(本一A)理科57350667
文科54551629
山西(本一A1)理科55950653
陕西(本一)理科577475102
文科54348855
上海(本科)综合类522403119
四川(本一)理科56753928
文科56852939
天津(本科A)综合类600475125
新疆(本一)理科43139041
文科48742562
云南(本一)理科54250537
文科59855048
浙江(1段)综合类600492108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南昌大学简介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一流大学整体建设高校。学校地处“英雄城”南昌市,拥有前湖、青山湖、东湖3个校区,其中前湖主校区占地面积4264.54亩,校舍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42个教学单位,13个学科门类、91个本科招生专业,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设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共有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学科入选省一流学科。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以食品科学为主)进入全球排名前0.369%;食品学科在“US News全球大学排名”中位居第7位。

学校现有国家级、部省级理工医类科技平台共85个(不含附属医院),其中包含1个全国重点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加拿大食品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南昌)、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基因检技术应用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医药类平台;有部级人文社科类平台共28个,其中包含1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1个中央网信办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1个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以及25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地。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个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等服务平台;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教学平台。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