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4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更新时间:2025-05-23 09:52:36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在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录取最低分」

2024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扬州大学广陵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

在江苏(本省):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2024年在江苏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62分、历史类505分。

在外省(市):

1、在新疆(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265分、历史类339分。

2、在福建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463分、物理类493分。

3、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65分。

4、在浙江省(2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80分。

5、在安徽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87分、历史类489分。

二、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本科)物理类48746522
历史类48946227
重庆(本科)物理类46942742
历史类47642848
福建(本科)历史类46343132
物理类49344944
甘肃(本科)物理类41537045
历史类45042129
广东(本科)物理类47244230
历史类47942851
广西(本科)物理类3723711
历史类4014001
贵州(本科)物理类3803800
历史类4494427
海南(本科)综合类50448321
河南(本二)理科4003964
文科47642848
黑龙江(本科)物理类3613601
历史类43741027
湖北(本科)物理类47643739
历史类48043248
湖南(本科)物理类43542213
历史类46843830
江西(本科)物理类46944821
历史类49946336
吉林(本科)物理类40134556
历史类44936980
江苏(本科)物理类4624620
历史类50547827
辽宁(本科)物理类42336855
历史类43540035
内蒙古(本二A)理科3623602
文科40938128
山东(1段)综合类46544421
山西(本二C)理科400418-
文科432446-
陕西(本二)理科41037238
文科3993972
四川(本二)理科4594590
文科4594572
新疆(本二)理科2652623
文科33930435
云南(本二)理科44842028
文科51548035
浙江(1段)综合类4924920
浙江(2段)综合类480269211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扬州大学广陵学院简介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坐落于联合国“最佳人居奖”“世界美食之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位于两个国家级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地域,三面环水,园林式校园智能化、生态化、开放化、人文化交相辉映。学院创办于1998年,2005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为独立学院。

办学理念先进,培养特色鲜明。自1999年招生以来,学院依托扬州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采用全新的办学机制,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探索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路径,坚持“让我们一起有使命地成长”教育理念,积极推进“产教学研用”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院积极实施本科专业品牌化、集群化建设与提升工程,大力推进通识教育、荣誉教育改革,深化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强化实践育人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积极打造“一专一品”,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推动第一第二课堂融合发展。先后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箱包设计大赛等比赛共获得各类国家级奖项300余项,其中2019年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铜奖(全省独立学院唯一)、2020年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2021年江苏省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赛获特等奖(全省独立学院唯一)。

百年扬大坚苦自立,活力广陵开拓创新。在迈向新的历史征途中,让我们一起携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全面做强自己,努力探索面向未来应用型人才成长、适应创新创业创造发展的智能教育生态,为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