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中央财经大学2024年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更新时间:2025-05-13 10:47:59

中央财经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中央财经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2024年中央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中央财经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北京(本市):

中央财经大学2024年在北京市(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631分。

在外省(市):

1、在云南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68分、文科605分。

2、在福建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602分、理科635分。

3、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716分。

4、在广东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601分、文科608分。

5、在内蒙古(本一A)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595分、文科573分。

二、中央财经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本科)物理类619465154
历史类626462164
北京(本科)综合类631434197
重庆(本科)物理类611427184
历史类623428195
福建(本科)历史类602431171
物理类635449186
甘肃(本科)物理类474370104
历史类556421135
广东(本科)物理类601442159
历史类608428180
广西(本科)历史类535400135
物理类577371206
贵州(本科)物理类542380162
历史类573442131
海南(本科)综合类716483233
河北(本科)物理类598448150
历史类636449187
河南(本一)理科60351192
文科60452183
黑龙江(本科)物理类621360261
历史类632410222
湖北(本科)历史类602432170
物理类609437172
湖南(本科)历史类598438160
物理类601422179
江西(本科)物理类596448148
历史类605463142
吉林(本科)历史类573369204
物理类620345275
江苏(本科)历史类623478145
物理类632462170
辽宁(本科)物理类622368254
历史类637400237
内蒙古(本一A)理科595471124
文科57347895
内蒙古(本一B)理科590471119
文科54347865
宁夏(本一)理科47143239
文科51149615
青海(本一)理科502343159
文科525411114
山东(1段)综合类609444165
山西(本一A)理科60250696
文科55651640
陕西(本一)理科56647591
文科53548847
上海(本科)综合类560403157
四川(本一)理科57553936
文科5375298
天津(本科A)综合类641475166
新疆(本一)理科512390122
文科535425110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理科46939079
文科50242577
云南(本一)理科56850563
文科60555055
浙江(1段)综合类654492162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中央财经大学简介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普通本科生10177人,硕士研究生5663人,博士研究生882人,外国留学生611人,成人教育学生3007人。学校设有本科专业53个,入选国家级和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8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15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课程获批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6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5本、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12本。入选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入选国家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获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成为教育部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创新培养基地单位;与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共建“许国志大数据英才班”;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金融学+英语”联合学士学位培养,实施“统计学-金融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高起点培养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老一代教师中,著名经济学家和学者陈岱孙、崔敬伯、崔书香、李宝光、刘光第、胡中流、李天民、张玉文、闻潜、姜维壮、魏振雄、王佩真、侯荣华、李继熊等先后在校任教。学校有27人次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此外,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教学名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名师2人、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1人、“北京市师德先锋”4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8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各类杰出人才。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7个和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3个,其中2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近年来,学校也着力在全球范围内平台式引进大批海外优秀人才,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学院领导和学术带头人,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因、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罗伯特•恩格尔、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等担任学校学术委员、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