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2024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广东(本省):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4年在广东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398分、物理类421分。
在外省(市):
1、在河南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517分。
2、在福建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531分、物理类559分。
3、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601分。
4、在山西省(本二A)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500分、历史类499分。
5、在陕西省(本二)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64分、历史类473分。
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安徽(本科) | 历史类 | 521 | 462 | 59 |
福建(本科) | 历史类 | 531 | 431 | 100 |
物理类 | 559 | 449 | 110 | |
甘肃(本科) | 历史类 | 466 | 421 | 45 |
物理类 | 472 | 370 | 102 | |
广东(本科) | 历史类 | 398 | 428 | - |
物理类 | 421 | 442 | - | |
广西(本科) | 物理类 | 521 | 371 | 150 |
历史类 | 522 | 400 | 122 | |
贵州(本科) | 物理类 | 495 | 380 | 115 |
历史类 | 505 | 442 | 63 | |
海南(本科) | 综合类 | 601 | 483 | 118 |
河南(本二) | 文科 | 517 | 428 | 89 |
湖北(本科) | 历史类 | 530 | 432 | 98 |
物理类 | 539 | 437 | 102 | |
湖南(本科) | 物理类 | 536 | 422 | 114 |
历史类 | 545 | 438 | 107 | |
江西(本科) | 物理类 | 537 | 448 | 89 |
历史类 | 547 | 463 | 84 | |
宁夏(本二) | 理科 | 415 | 371 | 44 |
文科 | 467 | 419 | 48 | |
青海(本一) | 理科 | 384 | 343 | 41 |
文科 | 423 | 411 | 12 | |
山东(1段) | 综合类 | 528 | 444 | 84 |
山西(本二A) | 理科 | 500 | 418 | 82 |
文科 | 499 | 446 | 53 | |
陕西(本二) | 理科 | 464 | 372 | 92 |
文科 | 473 | 397 | 76 | |
四川(本二) | 理科 | 532 | 459 | 73 |
文科 | 524 | 457 | 67 | |
新疆(本二) | 理科 | 364 | 262 | 102 |
文科 | 328 | 304 | 24 | |
新疆(本二(单列类外语)) | 理科 | 309 | 262 | 47 |
文科 | 325 | 304 | 21 | |
云南(本二) | 理科 | 504 | 420 | 84 |
文科 | 548 | 480 | 68 |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简介
——服务产业,引领职教,构建“技术+师范”发展新格局
学校坐落于广东省会城市、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1977年开始培养本科生,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获批广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高校,是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学校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广东省职业教育的特色优势,服务产业,做中国产教深度融合的促进者;引领职教,打造中国“双师型”工匠之师培养的南方高地。
人才培养。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34项;现设有26个二级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6万余人;开设有74个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类专业37个,文科类专业37个;师范类专业36个;建有7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110余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学校构建了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与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体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建有15个产业学院;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广东省大学科技园”“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单位资格;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开展协同创新战略合作项目,与知名企业共建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64个。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系列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共获国家级奖励500多项、省级奖励1800多项。就业率连年保持在同类高校前列,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