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海洋职业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2024年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威海海洋职业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
在山东(本省):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2024年在山东省(2段)最低录取分数线:332分。
在外省(市):
1、在河南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47分、文科319分。
2、在江苏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334分、理科391分。
3、在内蒙古(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11分、文科279分。
4、在安徽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295分、理科375分。
5、在吉林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328分、文科341分。
二、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安徽(专科) | 历史类 | 295 | 200 | 95 |
物理类 | 375 | 200 | 175 | |
河北(专科) | 历史类 | 401 | 200 | 201 |
物理类 | 422 | 200 | 222 | |
河南(专科) | 理科 | 347 | 185 | 162 |
文科 | 319 | 185 | 134 | |
黑龙江(专科) | 物理类 | 330 | 160 | 170 |
历史类 | 360 | 160 | 200 | |
湖北(专科) | 历史类 | 311 | 200 | 111 |
物理类 | 348 | 200 | 148 | |
吉林(专科) | 物理类 | 328 | 160 | 168 |
历史类 | 341 | 160 | 181 | |
江苏(专科) | 历史类 | 334 | 260 | 74 |
物理类 | 391 | 220 | 171 | |
内蒙古(专科) | 理科 | 311 | 160 | 151 |
文科 | 279 | 160 | 119 | |
山东(2段) | 综合类 | 332 | 150 | 182 |
山西(专科) | 理科 | 315 | 130 | 185 |
文科 | 302 | 130 | 172 |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简介
服务现代海洋产业,打造特色高水平专业群。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打造水产养殖技术、海洋健康食品、药品与医疗器械、船舶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国际邮轮乘务管理、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商务技术8大专业群,建有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3个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深化“专业群+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群两群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双创引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蓝色海洋文化三化塑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项目教学、成果导向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注重提升学生职业发展核心竞争力,荣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9项、省级奖项753项。
打造科研平台,增强服务能力。高效运行“山东省船舶控制工程与智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船舶智能装置与系统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海洋经济藻类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技术船舶控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21个省、市级科研平台、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各种专利、项目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威海市碳汇渔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等研究成果被市委采纳;国家级教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在全国高职院校中位居第25名;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数,登记软件著作权数,分别在中国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课题竞争力、科技创新活力、发明专利授权排行榜中位列第105名、第65名、第38名、第29名。成立了“威海市海洋生物健康促进中心”,构建科学规范的海洋生物疫病防控体系,为区域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施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对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网络在线培训服务,积极发挥作为“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威海市技能鉴定所”等培训基地和鉴定机构的职能,开展各类实用人才培训和技能鉴定,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积极赋能乡村振兴,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库282项,形成30个项目清单,《绿色创新,赋能海洋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案例获评全国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被授予“乡村振兴电商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暨村村播工程示范校”,荣获2023年度“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先进单位”。
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素养。加快“3+4+5”大思政格局的构建与实践,打造全环境立德树人“生态圈”。以“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与蓝色海洋文化”三种文化为教育核心,明德文化中心开设文化公共选修课206门,通过传统文化熏陶、职业发展规划、社团活动开展等,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拼搏精神、团队意识、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我发展的方向和兴趣,为人生的长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能量,被团中央授予“‘青年之声’国学教育示范基地”,获批威海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三化”育人项目入选山东教育展示传播“品牌系列”,思政育人经验做法被《光明日报》、《大众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重点报道,被山东省教育厅《教育工作简报》专版刊登,关工委工作在全省做经验交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连续两年荣获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平均分榜单全国第一。推进五育创新发展,215名学生成为“齐鲁工匠后备人才”,2个常态化实践项目荣获山东省志愿服务大赛铜奖,1名同学入选全国大学生西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