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南京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2024「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更新时间:2025-05-22 19:36:25

南京大学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南京大学在各省录取分数线「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2024年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南京大学2024录取分数线

在江苏(本省):

南京大学2024年在江苏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638分、物理类647分。

在外省(市):

1、在四川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644分、历史类626分。

2、在湖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634分、物理类647分。

3、在山东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637分。

4、在浙江省(1段)最低录取分数线:661分。

5、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线:791分。

二、南京大学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招生科目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差
安徽(本科)历史类646462184
物理类653465188
北京(本科)综合类652434218
重庆(本科)物理类644427217
历史类647428219
福建(本科)历史类635431204
物理类647449198
甘肃(本科)历史类632421211
物理类641370271
广东(本科)历史类641428213
物理类645442203
广西(本科)历史类651400251
物理类661371290
贵州(本科)历史类646442204
物理类656380276
海南(本科)综合类791483308
河北(本科)历史类655449206
物理类663448215
河南(本一)理科638511127
文科636521115
黑龙江(本科)历史类656410246
物理类679360319
湖北(本科)历史类634432202
物理类647437210
湖南(本科)历史类629438191
物理类650422228
江西(本科)历史类633463170
物理类639448191
吉林(本科)历史类638369269
物理类679345334
江苏(本科)历史类638478160
物理类647462185
辽宁(本科)历史类655400255
物理类681368313
内蒙古(本一A)理科676471205
文科618478140
宁夏(本一)理科635432203
文科616496120
青海(本一)理科623343280
文科595411184
山东(1段)综合类637444193
山西(本一A)理科668506162
文科624516108
陕西(本一)理科636475161
文科613488125
上海(本科)综合类570403167
四川(本一)理科644539105
文科62652997
天津(本科A)综合类681475206
新疆(本一)理科618390228
文科584425159
新疆(本一(单列类外语))理科548390158
文科52342598
云南(本一)理科651505146
文科650550100
浙江(1段)综合类661492169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南京大学简介

南京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教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序列,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始终处于中国大学的第一方阵,获得了公认的社会影响和学术声誉。

南京大学目前拥有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个校区,有40个院系,本科生14714人、硕士研究生18103人、博士研究生9430人、留学生1396人。现有“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本科专业9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基地14个。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1个,各类省部级科研平台80余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