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职业学院2024年在各省的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已公布,赶考生填报助手通过与省控线对比,得出了批次分差数据,这些数据对于预测2025年该校录取分数线是多少有重要参考价值,欢迎参考!
2024年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录取分数线(2025参考):
一、重庆三峡职业学院2024录取分数线
在重庆(本市):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2024年在重庆市(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357分、物理类377分。
在外省(市):
1、在山西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333分、历史类333分。
2、在湖北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374分、物理类400分。
3、在山东省(2段)最低录取分数线:420分。
4、在甘肃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357分、历史类390分。
5、在安徽省(专科)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413分。
二、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各省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4(官方最新发布)
注:最低分差-表示该院校录取最低分与省控线的分差。分差值越大说明报考人数越多越难录取,分差值越小说明报考人数越少越被容易录取。
省份(批次) | 招生科目 | 最低分 | 省控线 | 最低分差 |
---|---|---|---|---|
安徽(专科) | 物理类 | 413 | 200 | 213 |
重庆(专科) | 历史类 | 357 | 180 | 177 |
物理类 | 377 | 180 | 197 | |
甘肃(专科) | 物理类 | 357 | 160 | 197 |
历史类 | 390 | 160 | 230 | |
贵州(专科) | 物理类 | 379 | 180 | 199 |
历史类 | 416 | 180 | 236 | |
河南(专科) | 理科 | 395 | 185 | 210 |
文科 | 399 | 185 | 214 | |
湖北(专科) | 历史类 | 374 | 200 | 174 |
物理类 | 400 | 200 | 200 | |
江西(专科) | 物理类 | 413 | 240 | 173 |
内蒙古(专科) | 理科 | 324 | 160 | 164 |
文科 | 340 | 160 | 180 | |
山东(2段) | 综合类 | 420 | 150 | 270 |
山西(专科) | 理科 | 333 | 130 | 203 |
文科 | 333 | 130 | 203 | |
四川(专科) | 理科 | 450 | 150 | 300 |
文科 | 438 | 150 | 288 | |
云南(专科) | 理科 | 406 | 200 | 206 |
文科 | 454 | 200 | 254 | |
各省详细专业录取分数据: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附: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简介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公办高等院校。学院创建于1936年,2003年由重庆市万县农业学校和重庆三峡农业机械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院坚持现代农业办学特色,是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教育部首批“法国施耐德电气绿色低碳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单位、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工业和信息化部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重庆市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等近300项。学院累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0万余人。
学院坐落在重庆市万州区,占地面积800余亩,拥有龙宝和沙龙两个校区。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45个专业,在校学生14200余人。建成国家高水平专业群1个、市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市级骨干专业7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市级示范专业4个,专业设置与国家战略和重庆支柱产业契合度达98.5%。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先后获得国家级市级教学成果奖8项,获评国家级“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12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农业农村部服务乡村振兴“名师名课”2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市级一流课程8门。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获国家级奖项6项。2012年以来,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荣获一等奖16项、二等奖49项、三等奖34项。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7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博士等人才17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比75%以上。现有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服务乡村振兴“名课名师”、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30余人。学院科研实力雄厚,立项科研项目465项,发表学术论文2873篇,其中SCI、中文核心等高质量论文596篇;获权专利与软著331项;现有市级科研创新平台5个,市级创新研究群体2个,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2项。学院深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现有国家级、市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55个,校内实训室168个,校外岗位实习基地260个。牵头组建中斯乡村振兴学院、中国生猪产业职业教育产学研联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农业职教联盟等30余个国际国内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