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考生多少分能上天津天狮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天津天狮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天津天狮学院在江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天狮学院
2025年江苏高考考生要想上天津天狮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76分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56分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365分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65分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天津天狮学院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8分(位次50548),物理类为465分(位次184007)。
2、2023年天津天狮学院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4分(位次53262),物理类为459分(位次164241)。
3、2022年天津天狮学院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6分(位次52364),物理类为444分(位次154538)。
【专科批】
1、2024年天津天狮学院在江苏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74分(位次25086),物理类为358分(位次56440)。
2、2023年天津天狮学院在江苏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61分(位次30610),物理类为365分(位次43481)。
3、2022年天津天狮学院在江苏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66分(位次48225),物理类为220分(位次39382)。
注:以上只是江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天津天狮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天津天狮学院在江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478 | 50548 | 478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专科 | 374 | 25086 | 260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474 | 53262 | 474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专科 | 361 | 30610 | 260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476 | 52364 | 471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专科 | 266 | 48225 | 26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65 | 184007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86 | 161180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358 | 56440 | 220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382 | 51586 | 220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59 | 164241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365 | 43481 | 220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44 | 154538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220 | 39382 | 22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天津天狮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天津天狮学院简介
天津天狮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99年的天津天狮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院校,是天津市成立最早的民办本科高等学校,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由天狮集团投资兴办,坐落在“京津走廊”天津市武清区的龙凤河畔,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210万平方米。校园的整体设计融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精髄和西方现代建筑理念于一体,采取一流建设规划及标准,是书香气息与园林景观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公园式大学校园。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实践天狮集团李金元董事长“教育报国”之情怀,秉持“明德、至善、求实、创新”校训精神,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抓手,大力发展校企合作育人,现已发展成“产学研创一体化”的应用型大学。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改革为重点”的OBE教育理念,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为龙头,以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支撑,紧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专业建设、社会服务以及办学的水平和质量,突出人才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会沟通、能做事、勇创新的基本能力,旨在培养中国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有担当、能力强、勇创新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争取研究生教育,适度开展专科教育,大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教育。学科建设瞄准新技术、新产业,以新工科为抓手,推进理、工、经、管、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构建以医疗健康、食品医药为着力点,以经济管理、艺术、语言为拓展,以智能、自动化、信息、大数据为引领的学科专业生态布局。学校现有6个二级学院、3个教学部,下设31个本科专业和5个专科专业,涵盖理、工、经、管、文、艺六大学科门类。学校建有市级一流专业3个,市级一流课程7门。目前在校生规模近12000人。建校二十余年,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高素质的各类应用人才,广受赞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