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考生多少分能上天津中医药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天津中医药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内蒙古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内蒙古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5年内蒙古高考考生要想上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98分左右(位次527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55分左右(位次33068名左右)。
1、2024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内蒙古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5分(位次4751),物理类为460分(位次31897)。
2、2023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内蒙古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4分(位次4305),物理类为454分(位次23766)。
3、2022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内蒙古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5分(位次4095),物理类为448分(位次24791)。
注:以上只是内蒙古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天津中医药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内蒙古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内蒙古(历史类) | 本一A | 505 | 4751 | 478 |
2023 | 内蒙古(历史类) | 本一A | 494 | 4305 | 468 |
2022 | 内蒙古(历史类) | 本一A | 495 | 4095 | 45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内蒙古(物理类) | 本一A | 497 | 22138 | 471 |
2024 | 内蒙古(物理类) | 本一A | 514 | 18268 | 471 |
2024 | 内蒙古(物理类) | 本一B | 460 | 31897 | 471 |
2023 | 内蒙古(物理类) | 本一A | 459 | 22507 | 434 |
2023 | 内蒙古(物理类) | 本一A | 471 | 19717 | 434 |
2023 | 内蒙古(物理类) | 本一B | 454 | 23766 | 434 |
2022 | 内蒙古(物理类) | 本一A | 459 | 22141 | 427 |
2022 | 内蒙古(物理类) | 本一A | 463 | 21224 | 427 |
2022 | 内蒙古(物理类) | 本一B | 448 | 24791 | 42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内蒙古高考多少分能上天津中医药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天津中医药大学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0年,学校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22年,学校成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唯一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以本为本”,积极推进“四个回归”,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指导,不断完善“中医药+”和“+中医药”的专业布局和课程体系,奋力开创以质量为内涵的高等教育新局面。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特等奖1项;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9个,一流课程13门,天津市一流专业7个,一流课程46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3个,教育部中药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工信部中药制药现代产业学院1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新文科”项目1个;拥有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专业赛道金奖2项。
学校拥有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工信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教育部退行性疾病中医药防治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方剂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发现与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现代中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7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3个天津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评价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高校智库——中医药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天津市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冠心病、中风病)、2个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连续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研任务。近三年新增纵横向课题1000余项、科研经费7亿余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