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考生多少分能上天津师范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天津师范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天津师范大学在重庆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重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师范大学
2025年重庆高考考生要想上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49分左右(位次6166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46分左右(位次88793名左右)。
1、2024年天津师范大学在重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63分(位次23350),物理类为523分(位次47654)。
2、2023年天津师范大学在重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51分(位次3913),物理类为449分(位次66202)。
3、2022年天津师范大学在重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58分(位次3732),物理类为527分(位次29760)。
注:以上只是重庆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天津师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天津师范大学在重庆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重庆(历史类) | 本科 | 463 | 23350 | 428 |
2023 | 重庆(历史类) | 本科 | 551 | 3913 | 407 |
2022 | 重庆(历史类) | 本科 | 558 | 3732 | 41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重庆(物理类) | 本科 | 523 | 47654 | 427 |
2023 | 重庆(物理类) | 本科 | 449 | 66202 | 406 |
2022 | 重庆(物理类) | 本科 | 527 | 29760 | 41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重庆高考多少分能上天津师范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天津师范大学简介
天津师范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天津女学堂的创建。1911年,并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成为天津师范大学的重要发端。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百年师范教育的传承者,天津基础教育文脉发祥地。1999年,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合并组建成新天津师范大学,成为天津市唯一面向基础教育输送优质师资的师范大学。65年来,天津师范大学为天津乃至全国输送大批基础教育名家和核心骨干师资,造就了300余名天津中小学现岗书记校长和75%以上的天津基础教育一线骨干教师,为天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优质师资人才支撑。
近年来,学校师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连续夺金,获得3金2银23铜和先进集体奖励,获评天津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天津市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2023年获国际级、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共53项,其中“挑战杯”全国大赛一等奖2项、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2项、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赛一等奖1项等。在世界大学生智力运动会桥牌比赛、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比赛、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中国大学生冰上龙舟锦标赛中获得冠军;在第14届学运会和第20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获得金牌;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以“求是讲坛”“双周音乐会”“半月书画展”等为代表的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效果显著。学校连续六年获评“天津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单位”。
学校科研能力稳步提升,高质量科研实践基地丰富。学校获批国家级重大项目22项、国家级重点项目29项、国家级项目393项;获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1项、青年奖2项;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3项;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46项、二等奖79项,天津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5个,社科实验室4个,天津市科普基地7个,省市级工程中心1个,“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天津市科技创新智库1个,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总量达到37个。学校主办各类期刊10种,其中,学术期刊7种,5种学术期刊收录于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5种学术期刊收录于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目录(含扩展版),4种学术期刊荣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最受欢迎期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