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考生多少分能上汕头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汕头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汕头大学在江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汕头大学
2025年江苏高考考生要想上汕头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59分左右(位次1477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61分左右(位次67376名左右)。
1、2024年汕头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56分(位次15654),物理类为560分(位次68149)。
2、2023年汕头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62分(位次13511),物理类为559分(位次67392)。
3、2022年汕头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49分(位次11251),物理类为549分(位次55050)。
注:以上只是江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汕头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汕头大学在江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56 | 15654 | 478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62 | 13511 | 474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49 | 11251 | 47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60 | 68149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64 | 63763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92 | 36503 | 462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59 | 67392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64 | 62693 | 448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49 | 55050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72 | 33159 | 42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汕头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汕头大学简介
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省属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高等院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广东省首家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验示范校,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高校,广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也是全球唯一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含一级学科点覆盖数我校共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5个(临床医学、化学、海洋科学、数学、滨海智慧城市交叉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6个,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广东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广东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法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视觉传达设计、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海洋科学、会计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护理学、新闻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产品设计、行政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通信工程、环境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统计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金融学、市场营销、公共艺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项目7个(艺术设计、工商管理、法学、临床医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教育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名牌专业4个,广东省重点专业7个,开设“5+3”一体化培养模式的临床医学专业,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围绕“有志、有识、有恒、有为”的育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持续进行大学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行国际基准学分制、系统整合医学教育模式、创新CDIO和OBE教育、深化户外素质拓展、开展公益课程服务学习,深化书院学院“双院”协同……诸多改革开国内高校先河,被李岚清同志高度评价为“中国高校改革的试验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