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考生多少分能上天津中医药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天津中医药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5年安徽高考考生要想上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33分左右(位次17496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02分左右(位次123944名左右)。
1、2024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68分(位次42551),物理类为543分(位次71228)。
2、2023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36分(位次10310),物理类为498分(位次85119)。
3、2022年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46分(位次10101),物理类为521分(位次63989)。
注:以上只是安徽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天津中医药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安徽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历史类) | 本科 | 468 | 42551 | 462 |
2024 | 安徽(历史类) | 本科 | 560 | 10145 | 462 |
2023 | 安徽(历史类) | 本一 | 536 | 10310 | 495 |
2022 | 安徽(历史类) | 本一 | 546 | 10101 | 52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43 | 71228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47 | 67155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56 | 58637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57 | 57027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64 | 51399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66 | 49560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90 | 31925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93 | 29710 | 465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本一 | 498 | 85119 | 482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本一 | 533 | 54429 | 482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本一 | 521 | 63989 | 491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本一 | 527 | 58304 | 49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天津中医药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天津中医药大学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0年,学校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22年,学校成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唯一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2342人,研究生4351人,留学生700人。全校(含附院)现有在编教职工4035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1人为兼聘),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5人,教学大师奖获得者1人,拥有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特支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2个、传承创新团队2个。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以本为本”,积极推进“四个回归”,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指导,不断完善“中医药+”和“+中医药”的专业布局和课程体系,奋力开创以质量为内涵的高等教育新局面。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特等奖1项;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9个,一流课程13门,天津市一流专业7个,一流课程46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3个,教育部中药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工信部中药制药现代产业学院1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新文科”项目1个;拥有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专业赛道金奖2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