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南林业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南林业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南林业大学在内蒙古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内蒙古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南林业大学
2025年内蒙古新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南林业大学本科批:物理类预估需351分左右(位次64590名左右)。
1、2024年西南林业大学在内蒙古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388分(位次53754)。
2、2023年西南林业大学在内蒙古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349分(位次54991)。
3、2022年西南林业大学在内蒙古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366分(位次47188)。
注:以上只是内蒙古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南林业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南林业大学在内蒙古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内蒙古(理科) | 本二A | 388 | 53754 | 360 |
2024 | 内蒙古(理科) | 本二A | 429 | 40939 | 360 |
2023 | 内蒙古(理科) | 本二A | 349 | 54991 | 333 |
2023 | 内蒙古(理科) | 本二A | 410 | 35683 | 333 |
2022 | 内蒙古(理科) | 本二A | 366 | 47188 | 32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内蒙古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南林业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南林业大学简介
西南林业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林业本科高校,经过多年发展,构建了从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到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博士后研究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林学、林业工程、风景园林、农林经济管理等涉林学科为特色,林理融合、林工融合、林文融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是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院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十佳大学、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平安校园、省级绿美校园、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人才培养】学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现设有本科专业85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0个,其中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23项。获批省部级质量工程项目500余项(含产学研项目62项),获省部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2个。“林学类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南林业大学——楚雄市林业局紫金山林场理科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3项。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获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含参与1项)。云南省首批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云南省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创业园被评为省级青年创业示范园,林科类校园创业平台被认定为省级校园创业平台,是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学校被评为云南省省级创新创业学院、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云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云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先进集体、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科学研究】学校获批成立林业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质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木材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计划)、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云南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及林权制度研究基地。有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检验检测中心1个、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3个、创新联盟3个。有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省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5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2个。有院士工作站5个、专家工作站10个。有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4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6个、昆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昆明市国际研发中心1个。设有中国林学会国家公园分会、中国林学会古树名木分会、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发展促进会。有各级各类自然科学类创新团队27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5个、研究基地1个、智库2个,社科普及基地2个。2010年至今先后荣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0项。2023年荣获云南省社会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何梁何利奖1项、1人荣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办有《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