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考生多少分能上岭南师范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岭南师范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岭南师范学院在江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岭南师范学院
2025年江西高考考生要想上岭南师范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99分左右(位次31728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61分左右(位次134316名左右)。
1、2024年岭南师范学院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9分(位次17681),物理类为492分(位次96175)。
2、2023年岭南师范学院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0分(位次32140),物理类为463分(位次110270)。
3、2022年岭南师范学院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3分(位次36538),物理类为466分(位次98479)。
注:以上只是江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岭南师范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岭南师范学院在江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西(历史类) | 本科 | 529 | 17681 | 463 |
2024 | 江西(历史类) | 本科 | 532 | 16459 | 463 |
2023 | 江西(历史类) | 本二 | 500 | 32140 | 472 |
2023 | 江西(历史类) | 本二 | 528 | 16940 | 472 |
2022 | 江西(历史类) | 本二 | 493 | 36538 | 472 |
2022 | 江西(历史类) | 本二 | 525 | 16663 | 472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492 | 96175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04 | 82708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05 | 81262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05 | 81133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09 | 76306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12 | 73135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21 | 63993 | 448 |
2023 | 江西(物理类) | 本二 | 463 | 110270 | 445 |
2023 | 江西(物理类) | 本二 | 497 | 72994 | 445 |
2022 | 江西(物理类) | 本二 | 466 | 98479 | 440 |
2022 | 江西(物理类) | 本二 | 484 | 77819 | 44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岭南师范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岭南师范学院简介
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美丽港城湛江市。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636年(明朝崇祯九年)始建于雷州府城的雷阳书院,1903年改为雷阳中学堂,1904年开设简易师范科,是为我校师范教育之始,后历雷州中学校、广东省立第十中学,1935年成立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1954年迁入现址,1978年升格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改为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
师资队伍结构良好。现有教职员工2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00多名,博士近600名,双师双能型教师810名。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50人入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36人被聘为兄弟院校硕士和博士生导师,近100人获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48人被遴选为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9人被遴选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30人被评为省级“强师工程”资助对象。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科学研究成效显著。建有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35个以及湛江市科研平台9个。设有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红树林研究院、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岭南文化研究院、中白哲学文化研究中心等校内研究院(中心)9个,其他校级研究所等平台84个。近五年来,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11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8项,省部级项目309项;2020年获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4项,位列全国第65位;2021年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1项;2023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8项,位列全国121位。获授权专利近82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5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及全国行业学位协会奖励20余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