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考生多少分能上中山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中山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中山大学在甘肃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甘肃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中山大学
2025年甘肃高考考生要想上中山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92分左右(位次95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45分左右(位次17127名左右)。
1、2024年中山大学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9分(位次1099),物理类为604分(位次4588)。
2、2023年中山大学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95分(位次224),物理类为547分(位次5055)。
3、2022年中山大学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77分(位次244),物理类为533分(位次6531)。
注:以上只是甘肃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中山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中山大学在甘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甘肃(历史类) | 本科 | 589 | 1099 | 421 |
2024 | 甘肃(历史类) | 本科 | 627 | 231 | 421 |
2023 | 甘肃(历史类) | 本一 | 595 | 224 | 488 |
2023 | 甘肃(历史类) | 本一 | 595 | 224 | 488 |
2022 | 甘肃(历史类) | 本一 | 577 | 244 | 485 |
2022 | 甘肃(历史类) | 本一 | 580 | 212 | 485 |
2022 | 甘肃(历史类) | 本一 | 581 | 200 | 48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甘肃(物理类) | 本科 | 604 | 4588 | 370 |
2024 | 甘肃(物理类) | 本科 | 605 | 4448 | 370 |
2024 | 甘肃(物理类) | 本科 | 633 | 1578 | 370 |
2023 | 甘肃(物理类) | 本一 | 547 | 5055 | 433 |
2023 | 甘肃(物理类) | 本一 | 561 | 3582 | 433 |
2023 | 甘肃(物理类) | 本一 | 587 | 1731 | 433 |
2023 | 甘肃(物理类) | 本一 | 589 | 1633 | 433 |
2022 | 甘肃(物理类) | 本一 | 533 | 6531 | 442 |
2022 | 甘肃(物理类) | 本一 | 537 | 5936 | 442 |
2022 | 甘肃(物理类) | 本一 | 548 | 4429 | 442 |
2022 | 甘肃(物理类) | 本一 | 573 | 2092 | 442 |
2022 | 甘肃(物理类) | 本一 | 575 | 1950 | 442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山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中山大学简介
中山大学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创办,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共同创建的大学,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具有鲜亮红色基因、追求卓越品格和爱国奋斗精神。中山大学起初校名为国立广东大学。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2015年,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获教育部批准建设。至此,中山大学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统筹发展的办学格局,在广州、珠海、深圳扎根办学。广州校区重点提升文、理、医传统优势学科,珠海校区重点发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蓝学科群,深圳校区着力发展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各校区统筹规划、错位发展,三校区五校园共同支撑中山大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中山大学进入发展新时期,即将开启新的百年征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大人奋勇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山大学确立了事业发展“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即“从二〇二一年到二〇三五年,在稳居国内一流大学群体前列的基础上,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领先水平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显著中大风格、引领未来发展的世界强校,推动办学水平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坚定地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心同向同步同行,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立志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中大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