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考生多少分能上天津师范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天津师范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天津师范大学在广东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师范大学
2025年广东高考考生要想上天津师范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67分左右(位次930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00分左右(位次148616名左右)。
1、2024年天津师范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8分(位次28276),物理类为532分(位次95089)。
2、2023年天津师范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64分(位次10687),物理类为498分(位次144595)。
3、2022年天津师范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61分(位次8873),物理类为559分(位次59863)。
注:以上只是广东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天津师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天津师范大学在广东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18 | 28276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29 | 23368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62 | 10806 | 428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64 | 10687 | 433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61 | 8873 | 43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2 | 95089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8 | 87041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9 | 72038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52 | 67717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59 | 59650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61 | 57076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63 | 54804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66 | 51678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69 | 48434 | 442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8 | 144595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75 | 48284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86 | 38015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88 | 36226 | 439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59 | 59863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81 | 36605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84 | 34071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89 | 30237 | 4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天津师范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天津师范大学简介
天津师范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天津女学堂的创建。1911年,并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成为天津师范大学的重要发端。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百年师范教育的传承者,天津基础教育文脉发祥地。1999年,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合并组建成新天津师范大学,成为天津市唯一面向基础教育输送优质师资的师范大学。65年来,天津师范大学为天津乃至全国输送大批基础教育名家和核心骨干师资,造就了300余名天津中小学现岗书记校长和75%以上的天津基础教育一线骨干教师,为天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优质师资人才支撑。
学校专业优势突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现有74个本科专业。其中,26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国家级省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量规模位居市属高校之首。拥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市品牌专业建设点16个,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建设点5个,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市应用型专业建设点12个。学校56门课程获批国家级和省市级一流本科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市级精品课程25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2门、市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6门。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市级教学团队20支。学校深入推进“五育并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学校科研能力稳步提升,高质量科研实践基地丰富。学校获批国家级重大项目22项、国家级重点项目29项、国家级项目393项;获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1项、青年奖2项;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入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3项;获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46项、二等奖79项,天津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5个,社科实验室4个,天津市科普基地7个,省市级工程中心1个,“一带一路”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天津市科技创新智库1个,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总量达到37个。学校主办各类期刊10种,其中,学术期刊7种,5种学术期刊收录于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5种学术期刊收录于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目录(含扩展版),4种学术期刊荣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最受欢迎期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