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考生多少分能上贵州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贵州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贵州大学在黑龙江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贵州大学
2025年黑龙江高考考生要想上贵州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70分左右(位次1327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26分左右(位次60985名左右)。
1、2024年贵州大学在黑龙江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65分(位次2981),物理类为509分(位次31720)。
2、2023年贵州大学在黑龙江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69分(位次3953),物理类为427分(位次32776)。
3、2022年贵州大学在黑龙江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5分(位次2776),物理类为431分(位次37040)。
注:以上只是黑龙江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贵州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贵州大学在黑龙江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黑龙江(历史类) | 本科 | 565 | 2981 | 410 |
2024 | 黑龙江(历史类) | 本科 | 582 | 1981 | 410 |
2023 | 黑龙江(历史类) | 本一A | 469 | 3953 | 430 |
2023 | 黑龙江(历史类) | 本一A | 477 | 3328 | 430 |
2022 | 黑龙江(历史类) | 本一A | 515 | 2776 | 463 |
2022 | 黑龙江(历史类) | 本一A | 522 | 2310 | 46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509 | 31720 | 360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525 | 26868 | 360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538 | 23122 | 360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541 | 22257 | 360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551 | 19539 | 360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552 | 19323 | 360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555 | 18524 | 360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556 | 18272 | 360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596 | 9455 | 360 |
2023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一A | 427 | 32776 | 408 |
2023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一A | 453 | 25502 | 408 |
2023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一A | 465 | 22666 | 408 |
2022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一A | 457 | 28383 | 429 |
2022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一A | 477 | 22202 | 429 |
2022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一B | 431 | 37040 | 42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贵州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贵州大学简介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历经120余年的建设发展,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做强贵州大学”,同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提出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把贵州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做强贵州大学”,引领和带动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也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和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10个;ESI全球前1%学科6个;“双万计划”一流专业总数84个,其中国家级5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
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6个,省级科研平台5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平台30个和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 2人和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和教学名师58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团队14个和教学名师14人、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和示范基地9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