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考生多少分能上广州医科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广州医科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广州医科大学在广东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广州医科大学
2025年广东高考考生要想上广州医科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30分左右(位次2275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45分左右(位次76966名左右)。
1、2024年广州医科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41分(位次83666),物理类为525分(位次106336)。
2、2023年广州医科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6分(位次25495),物理类为542分(位次83805)。
3、2022年广州医科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9分(位次27607),物理类为530分(位次97312)。
注:以上只是广东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广州医科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广州医科大学在广东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41 | 83666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18 | 28705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30 | 22608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39 | 18982 | 428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26 | 25495 | 433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43 | 17915 | 433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43 | 17832 | 433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46 | 16578 | 433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69 | 9431 | 433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19 | 27607 | 437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28 | 22607 | 437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41 | 16072 | 437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44 | 15069 | 437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56 | 10298 | 43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25 | 106336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57 | 62058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615 | 13250 | 442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2 | 83805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54 | 70299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60 | 62685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63 | 59885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70 | 52908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77 | 45772 | 439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0 | 97312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5 | 90759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6 | 89344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61 | 58027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65 | 52541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82 | 35689 | 4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广州医科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广州医科大学简介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7—2021年,学校承担了市(厅)级以上各类纵向科研课题2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在包括Nature、Scienc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Cell、Lancet在内的世界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10000余篇;2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科技成果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半个多世纪的薪火相传,学校逐渐形成了以“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和“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的南山精神为核心的广医精神文化,确立了“德术兼修,医文相融,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研医疗等方面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互动,并在抗击非典、亚运医疗服务、埃博拉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公共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