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考生多少分能上遵义医科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遵义医科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遵义医科大学在湖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遵义医科大学
2025年湖南高考考生要想上遵义医科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95分左右(位次2646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21分左右(位次65208名左右)。
1、2024年遵义医科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9分(位次14648),物理类为503分(位次84903)。
2、2023年遵义医科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8分(位次20918),物理类为516分(位次67417)。
3、2022年遵义医科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7分(位次22821),物理类为511分(位次61459)。
注:以上只是湖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遵义医科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遵义医科大学在湖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29 | 14648 | 438 |
2023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498 | 20918 | 428 |
2022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07 | 22821 | 45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03 | 84903 | 422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31 | 56573 | 422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39 | 49746 | 422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63 | 32620 | 422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78 | 24124 | 422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16 | 67417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41 | 47705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47 | 43501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76 | 26085 | 415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11 | 61459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23 | 51240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36 | 41129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54 | 29153 | 414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遵义医科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遵义医科大学简介
遵义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曾用关东医学院、大连大学医学院、大连医学院等名称。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学校整体搬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以医学为主、多学科支撑、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的省属重点高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1981年恢复高考后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9年起与重庆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临床医学专业型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个,研究生教育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法学等4个学科门类。药理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是贵州省首个进入ESI全球前1%医学学科;2018年以来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贵州省本科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大健康医药学科群”入选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Ⅰ类学科群,临床医学和药学是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学校自然指数综合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87位。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药学进入全国前40%,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均进入全国前50%,25个专业进入2021软科中国最好专业榜单,附属医院12个学科进入2020年度中国医科院科技量值前100位;在“2023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位列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第39位,首次跻身排名前50%。
学校现有国家级生物样本库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9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十三五”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获2022年度贵州省“十大科技创新成果”1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41项,其中一等奖4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