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考生多少分能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2024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97分(位次19756),物理类为432分(位次31204)。
2、2023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96分(位次22697),物理类为418分(位次25040)。
3、2022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06分(位次26007),物理类为407分(位次18470)。
注:以上只是江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专科 | 397 | 19756 | 260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专科 | 396 | 22697 | 260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专科 | 406 | 26007 | 26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432 | 31204 | 220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464 | 7656 | 220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418 | 25040 | 220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407 | 18470 | 220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434 | 5331 | 22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坐落于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2002年由江苏省常州化工学校与江苏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占地833.07亩,建筑面积36.67万平米。学校秉承“励志、践行”校训,坚持“立足常州、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办学定位,面向“绿色智能”技术,设立7个二级学院,43个招生专业,重点打造应用化工技术、智能焊接、智能建造、检验检测认证、数字商贸服务五大专业群,为绿色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检验检测认证、现代建筑等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4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5000余人,年均社会培训30000人次、职业技能鉴定6000余人次。教职工710人,其中专任教师599人,副高及以上286人,博士111人(含在读25人)。拥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支,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支,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对象、全国技术能手、省级教学名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及“青蓝工程”、江苏工匠、江苏省技术能手等各类人才104人。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道路,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建立中德职业教育与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国际交流平台,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首批承建单位。成立缅甸曼德勒分校、中德设计与数字媒体学院、柬埔寨亚龙丝路学院、中德国际焊接技术培训与考试中心等中外合作育人平台。与中缅镍业(缅甸)有限公司合作实施的订单教育项目入选“留学江苏”优秀人才遴选计划(TSP),巴基斯坦“郑和中心”项目入选江苏省外办“1113”工程。累计招收学历留学生300余人,覆盖21个生源国。引进ISO9606国际焊工考核标准、澳大利亚TAFE建筑工程技术课程等10个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及标准,应用化工技术等三个专业开展UK NARIC国际化专业认证,获批国家汉办HSK等级考试直属考点,获评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面向坦桑尼亚、冈比亚等4个非洲国家开发并输出12个职业和专业标准,在巴基斯坦、缅甸、越南、孟加拉等国建成一批海外教师工作站、海外人才培养基地。与俄罗斯、韩国、英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40余所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