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考生多少分能上淮阴工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淮阴工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淮阴工学院在江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淮阴工学院
2025年江苏高考考生要想上淮阴工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14分左右(位次33770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66分左右(位次183729名左右)。
1、2024年淮阴工学院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9分(位次31429),物理类为491分(位次155089)。
2、2023年淮阴工学院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1分(位次34880),物理类为465分(位次159349)。
3、2022年淮阴工学院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1分(位次36012),物理类为457分(位次145033)。
注:以上只是江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淮阴工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淮阴工学院在江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19 | 31429 | 478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20 | 30978 | 478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11 | 34880 | 474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12 | 34383 | 474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01 | 36012 | 471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02 | 35399 | 47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91 | 155089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04 | 138642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06 | 136074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06 | 136074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10 | 130826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12 | 128300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13 | 126938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22 | 115154 | 462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65 | 159349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97 | 129553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98 | 128536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01 | 125542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02 | 124506 | 448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57 | 145033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76 | 129208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82 | 123896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84 | 122008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85 | 121005 | 42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淮阴工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淮阴工学院简介
淮阴工学院坐落于周恩来总理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应用特色鲜明的省属本科院校。现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和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试点高校,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百城千校”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本科分会副理事长单位,苏台青年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高教学会副会长单位。近3年,在全省年度综合考核中,学校两次获评第一等次、校领导班子连续两年获评优秀等次。
学校拥有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省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6个;获批省重点产业学院1个。近5年,获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7项;获批国家“金课”3门,省级“金课”2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5门;省部级以上重点教材50部。
学校深入推进校城融合高质量发展“1111”工程,积极实施“跨江发展,向南图强”战略,全方面深化与江苏省各县区融合发展,自2017年以来,共签订合作项目2000余项,科研合作经费超5.3亿元。学校高教研究所获评“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苏北发展研究院获批“省级重点培育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库100强,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和省、市主要领导批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