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津考生多少分能上云南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云南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云南大学在天津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天津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云南大学
2025年天津新高考考生要想上云南大学本科批:综合类预估需600分左右(位次11616名左右)。
1、2024年云南大学在天津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为595分(位次12966)。
2、2023年云南大学在天津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为599分(位次12824)。
3、2022年云南大学在天津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为615分(位次11049)。
注:以上只是天津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云南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云南大学在天津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综合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95 | 12966 | 475 |
2024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01 | 11529 | 475 |
2024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06 | 10384 | 475 |
2024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09 | 9715 | 475 |
2024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11 | 9268 | 475 |
2024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13 | 8821 | 475 |
2024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28 | 5851 | 475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99 | 12824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02 | 12191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04 | 11745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14 | 9671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14 | 9671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14 | 9671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17 | 9046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28 | 6992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29 | 6809 | 472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15 | 11049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16 | 10834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17 | 10638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22 | 9768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22 | 9768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27 | 8819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28 | 8646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35 | 7401 | 46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天津高考多少分能上云南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云南大学简介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1923年正式开学,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础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
改革开放后,云南大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共19项二级指标全部评定为A,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实施院校,2017年成为国家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2018年跻身中西部14所“以部为主、部省合建”高校行列,2022年,继续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1个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察站,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科学决策咨询研究中心。有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4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拥有实验动物中心、先进计算中心、电镜中心、1.6米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等一批重大科研设施平台。学校为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