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考生多少分能上滨州医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滨州医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滨州医学院在甘肃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甘肃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滨州医学院
2025年甘肃高考考生要想上滨州医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82分左右(位次1178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01分左右(位次77350名左右)。
1、2024年滨州医学院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6分(位次9504),物理类为457分(位次51341)。
2、2023年滨州医学院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1分(位次8952),物理类为396分(位次51815)。
3、2022年滨州医学院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5分(位次10088),物理类为422分(位次43484)。
注:以上只是甘肃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滨州医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滨州医学院在甘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甘肃(历史类) | 本科 | 496 | 9504 | 421 |
2023 | 甘肃(历史类) | 本二 | 481 | 8952 | 420 |
2022 | 甘肃(历史类) | 本二 | 475 | 10088 | 42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甘肃(物理类) | 本科 | 457 | 51341 | 370 |
2024 | 甘肃(物理类) | 本科 | 475 | 43271 | 370 |
2024 | 甘肃(物理类) | 本科 | 521 | 24930 | 370 |
2023 | 甘肃(物理类) | 本二 | 396 | 51815 | 337 |
2023 | 甘肃(物理类) | 本二 | 396 | 51815 | 337 |
2022 | 甘肃(物理类) | 本二 | 422 | 43484 | 345 |
2022 | 甘肃(物理类) | 本二 | 422 | 43484 | 3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滨州医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滨州医学院简介
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山东省省市共建高校、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原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3月独立建制为青岛医学院,1970年10月整体搬迁至山东省惠民地区行署驻地北镇办学,1974年11月设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1981年9月改称北镇医学院,1983年3月随驻地更名为滨州医学院,2002年烟台校区投入使用。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药学科为优势,残疾人高等教育、康复高等教育为特色,医、理、工、管、教等多学科门类渗透融合、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医学院校。
科学研究 学校是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近5年,承担科研课题14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项、国家社科基金5项,省部级课题295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7项,其中一等奖3项;发表SCI、CSSCI、卓越期刊等收录论文3000余篇,其中在《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细胞》等刊物发表论文12篇;授权专利301项,其中发明专利182项;参与开发我国首个自主研发获批上市的原创性ADC抗肿瘤新药—爱地希注射剂。承担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35项、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9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二等奖1项,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3项。主办《中国医院统计》和《滨州医学院学报》,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医护员工11350人(含5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370人;博士789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含外籍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4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9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9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4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高校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