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考生多少分能上山东建筑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山东建筑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山东建筑大学在山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山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建筑大学
2025年山西高考考生要想上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43分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29分左右(位次92865名左右)。
1、2024年山东建筑大学在山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4分(位次14436),物理类为438分(位次87224)。
2、2023年山东建筑大学在山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39分(位次19126),物理类为426分(位次74522)。
3、2022年山东建筑大学在山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7分(位次11140),物理类为484分(位次44203)。
注:以上只是山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山东建筑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山东建筑大学在山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山西(历史类) | 本二A | 484 | 14436 | 446 |
2023 | 山西(历史类) | 本二A | 439 | 19126 | 418 |
2022 | 山西(历史类) | 本二A | 497 | 11140 | 45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山西(物理类) | 本二A | 484 | 56815 | 418 |
2024 | 山西(物理类) | 本二B | 438 | 87224 | 418 |
2023 | 山西(物理类) | 本二A | 460 | 53488 | 396 |
2023 | 山西(物理类) | 本二B | 426 | 74522 | 396 |
2022 | 山西(物理类) | 本二A | 484 | 44203 | 41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建筑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山东建筑大学简介
山东建筑大学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会——泉城济南。
办学实力强劲。学校占地2400余亩,校舍面积78万平方米。设有21个学院(部),64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7万人。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4个,9个本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评估)。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双语示范课程、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精彩一课”5门,国家一流课程12门,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和团队1个;获批新工科国家级教研项目2项,2020年度获批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1项;获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拥有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馆藏图书411.5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05.72万册、电子图书205.83万册。《山东建筑大学学报》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AJ-N)网络首发期刊,被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以及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收录,入选“2022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2023年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主要期刊评价指标位于同类高校学报前列。
学科特色鲜明。学校是全国唯一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绿色建筑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山东唯一土建类专业全部通过国家专业评估(认证)高校,山东省首个国家产教融合项目实施高校。学校ESI工程学、环境及生态学2个学科居全球前1%,拥有建筑学和土木工程2个山东省一流学科,建筑学列入山东省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拥有1个共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5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8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7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文物学会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型智库),1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政法委研究基地等重点科研创新平台47个。其中,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是山东省高校唯一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