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津考生多少分能上山东理工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山东理工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山东理工大学在天津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天津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理工大学
2025年天津高考考生要想上山东理工大学本科批:综合类预估需540分左右(位次27519名左右)。
1、2024年山东理工大学在天津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为534分(位次29376)。
2、2023年山东理工大学在天津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为536分(位次28048)。
3、2022年山东理工大学在天津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为537分(位次27357)。
注:以上只是天津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山东理工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山东理工大学在天津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综合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34 | 29376 | 475 |
2024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53 | 24137 | 475 |
2024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65 | 20845 | 475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36 | 28048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42 | 26477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50 | 24422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54 | 23423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55 | 23152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59 | 22118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66 | 20411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69 | 19683 | 472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37 | 27357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38 | 27153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44 | 25837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51 | 24391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56 | 23348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56 | 23348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57 | 23094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61 | 22290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574 | 19612 | 46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天津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理工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山东理工大学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齐国故都、中国陶瓷名城、世界足球起源地——山东淄博,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
学校学科涵盖工学、理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9个门类。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2个。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3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培育)等3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等4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有本科招生专业76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14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了师范类二级专业认证。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积极服务山东现代化强省建设。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分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1个、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分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技类研究平台38个,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社科类研究平台18个。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库、山东工程技术研究院设在我校。“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77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37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3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0项、山东省社会科学奖一等奖7项、山东省文化创新奖1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102项,其中,新型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重大发明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是革命性的颠覆性的发明,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发明,”专利独占许可使用费达5.2亿元,荣获山东省专利特别奖,成为高价值专利培育与转化的典型;纳米硅、氮化硅两项技术经评估达1.4亿元,以作价入股方式实现成果转化,填补了国内空白。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企业173家、在孵企业130家,其中,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9家、山东省瞪羚企业1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