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考生多少分能上河南工程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河南工程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河南工程学院在重庆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重庆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河南工程学院
2025年重庆新高考考生要想上河南工程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70分左右(位次2156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52分左右(位次85987名左右)。
1、2024年河南工程学院在重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94分(位次16132),理科为489分(位次66929)。
2、2023年河南工程学院在重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67分(位次18271),理科为455分(位次63193)。
3、2022年河南工程学院在重庆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83分(位次17702),理科为463分(位次61378)。
注:以上只是重庆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河南工程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河南工程学院在重庆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重庆(文科) | 本科 | 494 | 16132 | 428 |
2023 | 重庆(文科) | 本科 | 467 | 18271 | 407 |
2022 | 重庆(文科) | 本科 | 483 | 17702 | 41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重庆(理科) | 本科 | 489 | 66929 | 427 |
2023 | 重庆(理科) | 本科 | 455 | 63193 | 406 |
2022 | 重庆(理科) | 本科 | 463 | 61378 | 41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重庆高考多少分能上河南工程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河南工程学院简介
河南工程学院地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河南省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培育单位、河南省首批“装配式”建筑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首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荣获河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煤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人才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大美学工”十佳优秀学生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等。学校入选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
学校科研成效显著。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1个,校级创新团队8个,电子陶瓷材料与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纺织新产品开发工程研究中心、煤层气绿色开采与灾害防控工程研究中心、智慧制造系统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集成系统与机器人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20个,是河南省优秀博士后研发基地。学校分别参与了“新型城镇建筑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纺织新产品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近年来,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近800项,其中国家973前期研究专项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联合基金项目、应急管理专项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100余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项、三等奖13项,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1项,河南省发展研究奖6项。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按照“建好示范校、创办硕士点、努力建大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以高于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条件为发展总目标,高质量完成“示范校”建设第二阶段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坚持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打造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集群,着力实施对接河南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链“融链”行动和工业软件“头雁计划”,不断增强服务河南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主题,着力构建现代应用型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使学校的综合实力、影响力、核心竞争力等显著提升,若干办学核心指标位居省内应用型高校前列,一些指标位居国内应用型高校前列,到2035年实现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远景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