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考生多少分能上北京交通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北京交通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北京交通大学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北京交通大学
2025年安徽高考考生要想上北京交通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71分左右(位次791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601分左右(位次25059名左右)。
1、2024年北京交通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617分(位次1859),物理类为620分(位次15114)。
2、2023年北京交通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73分(位次3524),物理类为599分(位次16031)。
3、2022年北京交通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7分(位次1543),物理类为587分(位次16364)。
注:以上只是安徽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北京交通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北京交通大学在安徽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历史类) | 本科 | 617 | 1859 | 462 |
2023 | 安徽(历史类) | 本一 | 573 | 3524 | 495 |
2022 | 安徽(历史类) | 本一 | 587 | 1543 | 52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620 | 15114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624 | 13458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625 | 13131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642 | 6972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649 | 5041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653 | 4259 | 465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本一 | 599 | 16031 | 482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本一 | 624 | 7944 | 482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本一 | 587 | 16364 | 491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本一 | 607 | 8909 | 49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交通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北京交通大学简介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1917年改组为铁路管理学校和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学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校长。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撤销,学校改称北京铁道学院。1970年恢复“北方交通大学”校名。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学校曾培养出中国第一个无线广播电台创建人刘瀚、中国第一本铁路运输专著作者金士宣、中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以及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郑振铎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中国第一台大马力蒸汽机设计者应尚才,“东京审判”中国检察官向哲浚,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等都曾在学校任教。
学校学科实力雄厚,学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首轮“双一流”建设任务高质量完成,“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建设成效显著,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学校在国内外知名的学科排行榜中稳步提升,15个学科入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交通运输工程学科4次排名世界第一;15个学科入围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8个学科进入QS世界顶尖学科排名;6个学科入围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26个学科入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交通运输工程、系统科学继续蝉联全国第一;8个学科进入ESI前1%,工程学保持ESI前1‰。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个,工作站1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