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考生多少分能上东北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东北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东北大学在湖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东北大学
2025年湖北高考考生要想上东北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88分左右(位次3340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605分左右(位次14955名左右)。
1、2024年东北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91分(位次3043),物理类为605分(位次15356)。
2、2023年东北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91分(位次2915),物理类为602分(位次18473)。
3、2022年东北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3分(位次2784),物理类为567分(位次20643)。
注:以上只是湖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东北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东北大学在湖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91 | 3043 | 432 |
2023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91 | 2915 | 426 |
2022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83 | 2784 | 43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05 | 15356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06 | 14934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15 | 11395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27 | 7659 | 437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02 | 18473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09 | 15469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25 | 9731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629 | 8494 | 424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67 | 20643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81 | 14468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91 | 10779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94 | 9856 | 40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东北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东北大学简介
学校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迫流亡办学,先后辗转于北平、西安、开封、四川三台等地,在“一二·九”运动中,东大师生发挥了先锋队和主力军的重要作用。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首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在沈阳建有南湖校区、浑南校区和沈河校区,在秦皇岛市设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佛山设有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占地总面积26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0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348人,其中专任教师2882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152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98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卓越研究生教育,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及人才培养质量。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5万余人。设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3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4个。“十三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1项。获批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8—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学生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第3、综合排名全国第7。学生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