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考生多少分能上南宁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南宁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南宁学院在湖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宁学院
2025年湖北高考考生要想上南宁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48分左右(位次3906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22分左右(位次150647名左右)。
1、2024年南宁学院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53分(位次37284),物理类为439分(位次138736)。
2、2023年南宁学院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46分(位次39960),物理类为424分(位次129793)。
3、2022年南宁学院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58分(位次39118),物理类为410分(位次126612)。
注:以上只是湖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南宁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南宁学院在湖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453 | 37284 | 432 |
2023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446 | 39960 | 426 |
2022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458 | 39118 | 43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39 | 138736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50 | 130214 | 437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24 | 129793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33 | 123722 | 424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10 | 126612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30 | 112576 | 40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南宁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南宁学院简介
南宁学院的前身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于1985年创办的邕江大学,2009年,南宁市政府委托南宁威宁集团以股份制的形式参与办学,成为共同举办者,双方在章程中明确不从办学中获取经济回报;2011年,合作共建的新校区投入使用;2012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南宁学院。学校设有专业二级学院10个,开办本科专业38个,覆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教育学等5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21862人,其中本科生21474人。
【师资队伍】学校“教授引领、骨干支撑、双师结构、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建构模式基本形成,现有专任教师总数1046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38.85%,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69.29%。有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艺术大师以及企业技术专家等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骨干。学校教师连续三届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均获自治区一等奖,并获得国赛参赛资格。
【人才培养】学校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应用型理论研究,促进办学理念向应用型转变,结集出版了《创新创业教育新体验》《实践教学改革新体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新体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等教学改革研究论文集10部、《变道超车——新型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探索》《因类育人——新型应用技术大学内涵建设讲演录》专著2部。深化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办学思路向应用型转变,拥有广西重点(培育)学科1个、广西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自治区重点(特色)建设专业9个,建有国家一流课程2门、自治区一流课程12门,入选广西创优计划项目4个;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学向应用型转变,重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重建课程实施生态,开展了100门应用型示范课程和77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自治区级虚拟教研室1个;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转变,探索并形成6种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食品质量与安全”获批自治区级示范性产业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向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规格转变,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入选自治区级创新创业学院。学校人才培养成果累计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
相关推荐: